翻開中國詩史,可以發(fā)現最早寫陶瓷的詩歌歷代寫陶瓷的詩,不少是贊美陶瓷制品的精美。四川陶瓷風格獨特,大詩人杜甫曾賦詩贊曰:“大邑燒瓷輕且堅,叩如衣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唐代越地陶瓷產品也很著名。陸龜蒙在《秘色越器》中詠道:“九秋風露越瓷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這兩句詩寫秋季出窯,季節(jié)雖是草木凋黃,可是窯內卻燒出了千峰疊翠的好瓷。
另有一些詠陶瓷的詩,則是贊美制瓷師傅的技藝。瓷都景德鎮(zhèn),早在明代就成為全國瓷器手工業(yè)的中心。當時民間窯廠壺公窯的創(chuàng)辦人昊十九(原名昊為),是技藝高超的制瓷名師。他燒造的一種高級藝術瓷盞,造型優(yōu)美,釉色絢麗,明如朱砂,艷若流霞,被稱為“流霞盞”。有人題詩相贈:“為覓丹砂到市廛,松聲云影自壺天,憑君點出流霞盞,去認關亭九曲泉。”
還有一種瓷器詩,是直接寫在瓷器上,也饒有興味。長沙銅官窯是我國唐代著名的瓷窯。它生產的許多瓷壺的外壁和碗盞的內心上,便有各種詩句、聯句。比如不少酒壺上,就題有這樣的詩:“白玉非為寶,千金我不須,懷念千張紙,心藏萬卷書。”……
更為獨特而有趣的是,陶瓷上畫中藏詩,詩畫合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陶瓷館里,有一只青花釉里紅花瓶,燒制于雍正時的景德鎮(zhèn)御窯。瓶上畫“歲寒三友”松竹梅,畫中的竹葉便是由一首五言詩組成。詩曰:“竹有擎天勢,蒼松耐歲寒。梅花魁萬卉,三友四時歡。”其構思之巧妙,畫面之別致,真可謂詩情畫意,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