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校園挖掘出晉代古墓
瓷器堪稱我國“第五大發(fā)明”,英文“瓷器”(china)一詞便有“中國”的意思,陶瓷發(fā)展史也是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期,本版將推出陶瓷系列,尋訪出土或流傳于瀏陽境內(nèi)的珍稀陶瓷,揭示這些精美器物背后深厚的本土歷史,以及歷史長河中的百味人生。
出土地:市一中實驗樓附近
出土時間:1953年下半年
行走在一中校園內(nèi),人們極容易被飛檐翹角的古代建筑所吸引,但江南第一文廟所在地過去生活著什么人無從得知。近日,記者拜訪市文史專家潘信之老人,了解到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上個世紀50年代,一中修建實驗樓,曾挖出一個晉代女墳,出土的器物為研究瀏陽晉代先人生活方式提供了可靠依據(jù)。
佘山一古墓掩埋婦女金飾
說起一中發(fā)現(xiàn)古代女墳的事,85歲高齡的潘老依舊記憶猶新且略顯興奮。“那是1953年下半年,我在市文化館辦公,一天突然接到一中打來的電話,說發(fā)現(xiàn)了古墓。”潘信之匆匆趕到一中校園,沉睡百年的清代文廟依舊處之泰然,左邊一塊建筑工地卻炸開了鍋,人們圍著一處墓坑議論紛紛。“我撥開人群,走進去一看,發(fā)現(xiàn)坑四周沒有任何圍石,里面塞滿了泥土,好像被盜過。”將施工人員叫停,潘信之聯(lián)系了省文物考古隊。
當天,考古隊工作人員趕來挖掘,一個長約3米,寬約1米的古代墓葬很快展現(xiàn)在眼前。墓壁用磚壘筑而成,隨葬物品有婦女佩戴的金飾,包括耳環(huán)、戒指、金簪等,一些鐵器以及破碎的陶瓷片。“尸體、棺木都已腐朽消失,但通過出土的器物可判定這是一座女墳。”潘信之說,墳墓埋葬于文廟的后山腳下,《儒學記》碑刻記載此山叫做“佘山”。
墓磚銘文顯示主人來自晉朝
古墓發(fā)現(xiàn)了,但它出自哪個朝代?出土的金器、鐵器并未攜帶明確信息,且盜墓者曾經(jīng)光顧,不知盜走多少有價值的文物,考古工作者一籌莫展。但他們仔細勘探,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終于一塊刻有紀年銘文的青磚引起了他們注意。“這塊磚有一尺長,三寸厚,位于墓地平面中間位置,上面沒有花紋,只有‘大康八年’四個字樣清晰可見。”潘信之說,“大康”即“太康”,是西晉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年號,太康八年為公元287年。
省考古工作者根據(jù)墓葬結(jié)構(gòu)及墓磚堆砌未用石灰等特點,也判斷此墓為晉代古墓,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這證明當時瀏陽在西晉統(tǒng)治之下,為研究瀏陽晉代先人生活方式提供了可靠依據(jù)。”潘信之說,由于沒有明確墓志銘,縣志也沒有相關(guān)文獻記載,無法確定墓主人的身份。但在晉代,瀏陽曾出了歷史上第一位有影響的名人易雄。“三國時,瀏陽屬東吳管轄,當時易雄的高祖易承球在曹丕府中任職,因反對曹丕稱帝被殺,易承球之子為避禍來到瀏陽,定居西湖山下。公元257年易雄出生,后來成為晉朝一代名將。”
兩年后,一中教師送來厚壁陶盆
晉墓的發(fā)現(xiàn)讓人們得以窺見瀏陽的遙遠歷史,但出土器物全部被省考古隊收走,留下的唯一一塊刻有年號的青磚經(jīng)過文革浩劫后不知所蹤,但所幸的是一件晉代瓷碗得以保存至今。“那是兩年后的1955年,一位朱老師跟我說起他在一中一個池塘邊發(fā)現(xiàn)了一件瓷器,離晉墓出土地不到50米。”潘信之回憶,朱老師將瓷器送到市文化館,大家見后如獲至寶。
瓷器為扁平的碗狀,壁厚達1厘米,上面施有淡淡的豆青釉,宛若玉質(zhì),經(jīng)文物專家初步鑒定,燒制于晉代。“第一次見到它覺得非常之樸實、渾厚,造型精致,不粗糙。”潘信之說,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人們的審美觀。
寶物素描:豆青釉瓷碗線條簡潔不失大氣
這個瓷碗直徑15厘米,高4.5厘米,與一般瓷碗不同,它的形狀宛如一個斗笠,且往外翻一層沿邊。碗通身呈豆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