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硯。屬于實用品,是用來磨墨的。而當時卻把精致瓷硯用作收藏品,基本上沒有人再用來磨墨,從古至今瓷硯都是文房用品里不可缺少的品種。尤其是青花瓷硯在清朝的燒造最為廣泛。
青花瓷硯,康熙時燒造最為精致,此時的青花大多使用國產(chǎn)的浙料,從色釉到胎釉都要經(jīng)過窯工們的嚴格提純,有時一窯出不了多少精品?滴踔衅诘那嗷,在繪畫上較富有實感,山水,人物,樓閣。無論是遠山近水,層巒疊嶂。還是陰陽反面。既能表現(xiàn)粗獷的紋飾,又能表現(xiàn)淡雅纖細的圖案,層次表現(xiàn)之多,是歷朝之最。圖中康熙青花瓷硯,就表現(xiàn)出這樣特征,連體的云紋,深淺不一的青花色,非常有立體感,又不失古樸的風格。
瓷硯的口部為唇口,通過口部磨釉看到了胎為潔白細膩的瓷胎,口的里端為凹下去的圓圈槽,槽里施釉,釉色為康熙典型白中閃青,此種釉面的硬度較高。而漿白釉面就顯得較為疏松,有易碎的感覺,總之,康熙時期的青花,呈多種深淺不一的青色,可達到數(shù)十種,只有多種色才能顯出遠山近水的感覺。此時的造型品種,達到了青花器制作的高峰,而青花瓷硯就是當時的一個品種,文房器里還有青花筆筒,青花筆架等等。這一時期的器物,大多帶有本朝的年款,款式書寫工整,到了清代的晚期,也就是光緒時期,仿制品大量盛行,造型仿,青花紋飾也仿。
另一件青花山水瓷硯,即為仿康熙時期的作品,但還是有本時代的特征,首先造型上,口里收,凹槽中不施釉,露出的沙地兒,較康熙時期的粗,沒有康熙時細膩的感覺,青花色雖然很濃艷,但明顯比康熙時期少了些層次感。青花繪畫比較呆板,口部雙藍圈,接口處斷斷續(xù)續(xù),釉面顯得粗松,質(zhì)軟,光緒時期器物的圈足處理的也不規(guī)矩,有的棱角花濃艷,也有層次感,有時也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但青花的色澤層次還是沒有康熙時期的多,胎體時薄時厚,所以手頭也不均。注意光緒時期的款式書寫,此時有兩種書形式:一種為仿康熙年制款;另一種為本朝代款,仿款多字體較胖。本朝代款,官窯器規(guī)整,民窯器大多無款,即便有也很潦草,均為青花書寫。光緒時期除了注意觀察器形,胎釉和紋飾有何差異外,還注意一下底足的處理,往往仿品的二層底足處理的不規(guī)整。
青花瓷硯作為文房用具之一,已不局限于實用,而是用來收藏,用來欣賞,隨著收藏熱的不斷升溫。瓷硯的價值也越來越高,拍賣會上也時有瓷硯出現(xiàn),但精品還是越來越少,尤其是清三代的青花瓷硯,可以說少之又少,后仿者在一些市場上還是能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