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的生產(chǎn)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其文化內(nèi)涵極為豐富,可謂博大精深。英語中的“CHINA”最初的意思是瓷器,由于中國古陶瓷上千年來遠銷世界各地,聲播海外,享譽全球,于是,“CHINA”這個詞就演變?yōu)?ldquo;中國”的涵義。正因為中國古陶瓷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過巨大的影響,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樂于收藏中國古陶瓷。
人們在鑒賞和研究古陶瓷藏品的過程中,追思祖國悠久的歷史和民族燦爛的文化,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豐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形成種種理性感悟 ,提高了自身的素質(zhì)。
到了近代,在資本主義商品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的歷史背景下,人們又認識到:古陶瓷因其久遠、名貴、稀少和不可再生,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得越來越值錢。保存它,遠遠超過保存金銀和珠寶,是一種良好的不動產(chǎn)積蓄。收藏古陶瓷,既是財富的運用,資源的配置,也是投資賺錢,發(fā)財致富的重要途徑。于是一代比一代多的人投入了中國古陶瓷的收藏、鑒賞和研究活動。
過去和今天,許許多多的人都有收藏古陶瓷的經(jīng)歷,但結(jié)果并不一樣,有的人成功了,更多的人卻失敗了。
產(chǎn)生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是“眼力”的差別,是識貨與不識貨的差別。
所謂“識貨”就是指要認得古陶瓷,要知道什么是古陶瓷。
什么是古陶瓷?顧名思義,中國古代生產(chǎn)的陶瓷就叫古陶瓷,在市場上,人們習慣于把古陶瓷和近代生產(chǎn)的陶瓷(主要指民國陶瓷)稱之為“老貨”。作為“老貨”的陶瓷與其它陶瓷即現(xiàn)代生產(chǎn)的陶瓷相比較,當然有“共性”即相同的性質(zhì)。這個“共性”就是指:作為“老貨”的陶瓷和現(xiàn)代生產(chǎn)的陶瓷都屬于“陶瓷”,都具有“陶瓷”的屬性。鑒定古陶瓷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能區(qū)別、分清陶瓷的“古”和“今”、“老”和“新”,只有在這個基礎(chǔ)上,才能進一步確定其具體年代和窯口等。古陶瓷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樣,也有其固有的個性即特殊性。古陶瓷的特殊性表明:古陶瓷就是古陶瓷,它姓“古”而不姓“今”,它是“老貨”,而不是“新貨”。任何現(xiàn)代生產(chǎn)的陶瓷,無論仿古做舊水平再高,贗品再逼真,都不可能具備古陶瓷自身特有的全部特征。因此,只要我們在總體上把握住古陶瓷普遍都具有的各種特征,從總體上搞清古陶瓷與贗品的區(qū)別,就能提高鑒定能力,少“走眼”,少“吃藥”了。中國古陶瓷歷史悠久,窯口眾多、種類繁多,質(zhì)有高低,品有優(yōu)劣,屬有御窯、官窯、民窯之分,復雜紛繁,要完全分別掌握它們各自不同的特點,就任何一個人而言,都是辦不到的。對于剛開始學習鑒定和收藏古陶瓷的人,特別是年紀較大或者文化素質(zhì)不高的人來說,要具體的去學習并通過學習掌握一個又一個的古代著名瓷窯的各種陶瓷品種,在不同時期的具體特征,是很難、很難的事。
即使綜合素質(zhì)很高的人,要把中國陶瓷史上各個時期有名的窯口、窯系的產(chǎn)品搞明白,在實踐中能準確無誤地鑒別清楚,非十年、二十年的工夫是不行的,還要看有沒有相應(yīng)的主、客觀條件(例如,文化水平高不高,有無淵博的人文知識,有無大量的準確無誤的古陶瓷標準器,有沒有接受過較系統(tǒng)的專業(yè)教育或培訓,有沒有機會親自到各個古窯址去考查,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有效,有沒有專業(yè)老師指導等等)。
因此,在總體上去把握鑒定真假古陶瓷的標準,學會在總體上辨別和分清古陶瓷的真?zhèn),對于業(yè)余古陶瓷愛好者和剛剛開始從事古陶瓷收藏的人來說,不僅是一種科學的方法,而且是一條有效的捷徑。
就古瓷器的總體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國瓷器,下面所論及到的特點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著。這些特點是由古代或農(nóng)耕社會特有的社會條件和自然條件(例如,工藝水平、原材料、生產(chǎn)工具、生產(chǎn)環(huán)境、生產(chǎn)條件和使用過程|、留存過程等)決定的,是歷史的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論及的特點一點都不沾邊,或者,某些“特點”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現(xiàn)代人在燒制過程中或燒制完成之后,通過各種手段,人為地強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贗品。
“軟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國瓷器(以下我們統(tǒng)稱為“老貨”)都具有的帶共同性的特征。
就古瓷器的總體而言,只要是古瓷器和民國瓷器,下面所論及到的特點都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著。這些特點是由古代或農(nóng)耕社會特有的社會條件和自然條件(例如,工藝水平、原材料、生產(chǎn)工具、生產(chǎn)環(huán)境、生產(chǎn)條件和使用過程|、留存過程等)決定的,是歷史的諸多因素的集合。如果,一件瓷器跟下面所論及的特點一點都不沾邊,或者,某些“特點”似象非象,很不自然,是現(xiàn)代人在燒制過程中或燒制完成之后,通過各種手段,人為地強加上去的,那就一定是仿品或贗品。
那么,就大多數(shù)古瓷器來說,它們普遍具有那些共同的特征或特點呢?
--主要就是“軟道”和“瑕疵”。
“軟道”是所有古瓷器和民國瓷器(以下我們統(tǒng)稱為“老貨”)都具有的帶共同性的特征。
除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保存的“庫貨”或“桶瓷”(即清代官窯燒制的瓷器保存于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的庫房里,至今尚未從木桶中取出、起封開包的“新”古瓷器)以外,凡是我們能見到的出土的和傳世的“老貨”,絕大多數(shù)都存在著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軟道”,幾乎難有例外。
所謂“軟道”,是指“老貨”在漫長的歲月中由于正常使用、清潔(刷洗、擦拭、拂拭等)、搬運、移動、隨葬、埋藏等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其它物體接觸、摩擦、碰撞,所自然留下來的歷史痕跡。這些痕跡以點、線、面及其不規(guī)則組合的形態(tài)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存在于“老貨”的某些部位。
這里所說的“點”可能是圓點、也可能是橢圓型的點或者不規(guī)則的點。點的深淺、力度、密度和分布是沒有規(guī)律的。這種點狀痕跡是“老貨”與尖狀物偶然發(fā)生沖擊而留下的。
這里所說的“線”可能是直線、也可能是彎曲程度不一的曲線。線的長短、深淺、力度、密度、分布、特別是方向,是不一樣的。這種線狀痕跡是古瓷器與尖狀物偶然發(fā)生擦掛而留下的劃痕。
這里所說的“面”,就是指疤痕,也可以理解為是“點”的擴大,或者說是許多“點”的密集形的集合。這種疤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nèi)一次性生成,只能是“老貨”在正常使用中長期與某種物體做力度很微弱地摩擦而形成,其型態(tài)當然也是不規(guī)則的。“老貨”上的疤痕主要在盤、碗、盆、缽等日常盛物的器皿底部和某些器物的某些部位存在著,用手撫摩感覺仍然是光滑的,有些疤痕不明顯,需要將上述器皿的底部或某個部位面向亮處傾斜才能觀察到,甚至還要借助于放大鏡。例如,“老貨”中的各種茶壺、酒壺的流口下部必然有條狀型的疤痕。這也是鑒定這類器物的一個重要標準。
“老貨”“軟道”中的“點”和“線”,主要分布在“老貨”的突出部位,即古瓷器最容易與外部物體相接觸的部位,例如,尊、瓶、罐、壇、盆、碗等器皿的外腹部和口部:某些折沿器(折沿盆、折沿洗、唾壺等)的口部和器內(nèi)彎折處。
相對而言,“點”、“線”分布較寬,“面”分布較集中。明顯的,用肉眼可以看見;不明顯的,要借助于放大鏡。
現(xiàn)在,古陶瓷贗品的制造者當然要在“軟道”上做假。其方法是用卵石輕輕敲擊、用漿砣或極細的金剛沙紙輕輕擦磨,甚至,還有用牛皮或橡膠皮沾油輕磨的。
但是,假的就是假的,假“軟道”是有破綻的。用上述方法做出的假“軟道“很難做出形態(tài)不同的“點”來;所做出的“線”往往是力度、深度相同,長短差不多,呈平行線狀態(tài);所做出的“面”極不自然,無深淺之分,無濃淡之別;很難出現(xiàn)“點”與“線”、“點”與“面”、“線”與“面”的自然組合,更難出現(xiàn)“點”、“線”、“面”三者的自然組合。
為了避免新瓷器表面出現(xiàn)明顯的平行線,現(xiàn)在,有的造假者,采取螺旋形磨擦的方法,這種方法留下的痕跡,仍然是不自然的,往往是均衡而帶規(guī)律的。
既然打磨要留下作偽的痕跡,為什么造假者還要去打磨呢?
因為古瓷器的釉面光澤靜穆,給人一種含蓄而深沉的美感,而新瓷器有耀眼的窯光--浮光--燥光,刺眼,看起來很不舒服。所以,造假者是一定要千方百計去掉窯光的。
做假去窯光的主要方法有:
1、用氫氟酸、高錳酸鉀等化學原料涂抹侵蝕,用這種方法處理的,瓷器釉色蒼白、干澀,給人一種“木楚楚”的感覺,有時由于清洗不干凈,還要留下化學原料的“殘渣余孽”,在放大鏡下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2、用獸皮或零號砂紙輕輕打磨,用這種方法處理,必然留下平行線,作偽再高明,也躲不過放大鏡。
3、用茶水加少量堿久煮,用這種方法處理的,釉色會變得不正常,有一種感到不對勁又說不出來的感覺,用干燥的手撫摩覺得不光滑,有些滯手。
剛剛做假用化學原料和茶水處理過的新瓷器,用手掌摸、握還會有粘手的感覺;如果,用熱水洗洗手,馬上用手摸此種器物,極有可能聞到“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