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們正在鑒定一把紫砂壺。
人們排隊等著鑒定。
戰(zhàn)國銅鼎。
昨天,由江蘇省收藏家協(xié)會、南京清涼山公園和揚子晚報聯(lián)合主辦的“2009江蘇春季民間收藏文化節(jié)”在大雨中拉開帷幕。雖然下著大雨,但清涼山公園的寶貝鑒定現(xiàn)場,從7點多就有熱情市民等著開門;文化節(jié)分會場南京博物院小禮堂則是專家講座,昨天上午主講的是來自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蔡毅研究員,下午是南京博物院張浦生研究員,小禮堂都座無虛席。
今天從上午9點至下午5點,瓷器、玉器、書畫、銅器的鑒定依然在清涼山公園進行;上午9點至12點,江西景德鎮(zhèn)古陶瓷研究所江建新教授、李一平研究員將在南京博物院小禮堂主講“高仿瓷的鑒別”。
民間藏寶熱,在昨天的鑒定現(xiàn)場著實得到了體現(xiàn),一天下來,共有300多人領(lǐng)號請專家掌眼自家寶貝,其中不乏來自安徽、山東等地的民間藏家。不過,從結(jié)果來看,鑒定的結(jié)果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1000元買個戰(zhàn)國銅鼎
民間確實有真品,昨天不少“寶貝”讓專家們眼前一亮,一大早從宜興開車趕來的錢先生帶來的一只銅鼎“就是個好東西”。經(jīng)專家鑒定,此鼎制于戰(zhàn)國晚期,距今已兩千多年。難能可貴的是,它保存完整,鼎底所刻銘文及鼎身的弦紋也都很清晰,“這個鼎是當時的禮器,為祭祀專用,在那時就已是很珍貴的東西了”。得知了這樣的評價,錢先生很是興奮,連說沒白來,“這件銅鼎是我?guī)啄昵盎ㄒ磺K錢買的,當時心里挺抖呵,沒想到還真撿到了寶”。
祖上傳下只影青斗笠碗
人群中一位姓楊的老大爺很受矚目,楊老帶著兩件藏品冒雨趕來。經(jīng)過專家鑒定,一件是晚清年間景德鎮(zhèn)出品的粉彩瓷枕。另外一件尤其為專家們稱道,那是一個宋代的影青斗笠碗,采用的劃花手法是瓷器傳統(tǒng)的裝飾手法之一,這在當時十分流行。“雖然它的碗口有點殘缺,但是也不太影響它的收藏價值”。楊老喜滋滋地告訴記者,這是祖上傳下來的,沒想到是真品,對他來說真是一大收獲。
南通藏友“組團”來鑒寶
9點多,蔣先生跟一幫人一頭雨水地沖進來,他們一行均來自南通,在得知揚子晚報和省收藏家協(xié)會聯(lián)合舉辦鑒定活動后,幾個朋友組團來鑒定。蔣先生帶來的是一個青花罐,高近半米,放在一個大紙箱里。專家們看到寶貝體積如此巨大,也都對它充滿了期待。不過遺憾的是,經(jīng)鑒定,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件近代的仿品,仿制時間不超過20年。“南通幫”一行人共帶了幾十件“寶物”,有瓷器、玉器、字畫等,但讓專家和他們本人都很失望的是,只有其中一位徐先生的青花筒式爐,比較有收藏價值,這樣一來,“南通幫”可以算得上是“全軍覆沒”了。
一大箱“寶貝”全是贗品
孫先生一出現(xiàn)便成為焦點,因為他拎著的紅色旅行箱不僅顯眼而且體積龐大,當他從里面拿出14件瓷器一一擺在鑒定桌上時,人群中更是發(fā)出一陣陣驚嘆。記者注意到,“寶貝”包括醬釉雙耳瓶、青花洗、哥釉盤等具有不同年代特征的各種瓷器,有一些乍一看做工精美,瓷器上的構(gòu)圖也很有層次。但遺憾的是,專家告訴孫先生,它們無一例外全是贗品。
現(xiàn)場鑒出不少假國寶
記者看到,昨天有不少寶貝是國寶的仿制品。王女士帶來三件玉器,其中一件包裝得特別精致,打開一看是一尊玉辟邪,只見它通身翠綠,長約20厘米,看起來甚是“威猛”。但專家仔細鑒定并用儀器看過后發(fā)現(xiàn),這是仿制的漢代玉辟邪,年份不過10年,“而真正的漢代玉辟邪,是屬于國寶一級的,可以說是無價之寶,要算價值的話,幾千萬元都不為過”。
無獨有偶,常州蘇先生帶來了一件“汝窯三足洗”,并稱是祖?zhèn)鞯?蓪<易屑氳b定后,發(fā)現(xiàn)這明顯是近人仿制的,做工很粗糙。他們還特地教了蘇先生一些基本的鑒定方法,比如如何用手指感覺瓷器的粗糙度等。
專家受寵
“粉絲”尊稱“偶像”
鑒于民間藏家很容易出現(xiàn)買錯寶貝的現(xiàn)象,專家們表示,民間收藏愛好者在專業(yè)知識上有些匱乏,很容易上當,因此呼吁大家多學習知識,多積累經(jīng)驗。本次收藏文化節(jié)為了讓藏家們少走彎路多學知識,就特地開設(shè)了講座,并請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景德鎮(zhèn)的專家來“授課”。昨天的講座就吸引了很多民間藏家,大家連稱受益匪淺,畢竟不能常去故宮博物院逛啊,專家?guī)淼牡谝皇仲Y料,對他們來說都很珍貴。在講座中場休息時,很多藏家甚至上臺拉著專家要求合影,“故宮和南博的專家在收藏界,那就是偶像啊,我們就是鐵桿粉絲啊”。
陳澄 孔小平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