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正當經(jīng)濟危機在美國蔓延的時候,哈里遜紡織公司因一場大火化為灰燼.3000名員工悲觀地回到家里,等待著董事長宣布破產(chǎn)和失業(yè)風暴的來臨。在漫長而無望的等待中,他們終于接到了董事會的一封信:向全公司員工繼續(xù)支薪一個月。
在全國上下一片蕭條的時候,能有這樣的消息傳來,員工們深感意外。他們驚喜萬分,紛紛打電話或定信向董事長亞倫.傅斯表示感謝。
一個月后,正當他們?yōu)榱讼聜月的生活發(fā)愁時,他們又接到公司的第二封信,董事長宣布,再支付全體員工薪酬一個月。3000名員工接到信后,不再是意外和驚喜,而是熱淚盈眶。在失業(yè)席卷全國、人人生計均著的時候,能得到如此照顧,誰不會感激萬分呢?
第二天,他們紛紛擁向公司,自發(fā)地清理廢墟、擦洗機器,還有一些人主動去南方一些州聯(lián)絡(luò)被中斷的貸源。3個月后,哈理遜公司重新運轉(zhuǎn)了起來。
當時的《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是這樣描述這一奇跡的:員工們使出渾身的解數(shù),日夜不懈地賣力工作,恨不得一天干25小時,曾勸董事長傅斯領(lǐng)取保險公司賠款一走了之和批評他感情用事、缺乏商業(yè)精神的人開始服輸。
現(xiàn)在,哈理遜公司已成為美國最大的紡織品公司,分公司遍布五大洲60多個國家。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很多的道理。在遇到這樣的困境時,要是換成了我們,會怎么做呢?拿到賠款,一走了之?還是從此一蹶不振?還是如文中的公司董事長?他失去了一個紡織廠,后來又得到了一個紡織廠和一群忠心耿耿的員工。后者才是最寶貴的財富?纯唇裉爝@個公司的成就,相信我們都明白了自己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