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有沒有文化,關鍵看這個城市有沒有歷史感。
當一個城市開始愛戀自己的往事,說明這個城市開始有了歷史感。博物館發(fā)揮著鍛造歷史、講述歷史、書寫歷史,培養(yǎng)民眾歷史感的重任,但遍觀國內(nèi)博物館,大都停留在文物“孤芳自賞”階段,如何讓沉睡的文物“說話”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放骨灰的宋代魂瓶精美別致
但問及為什么不去博物館一睹實物時,已有近10年收藏史的黃先生表示,“通柜、實物加說明牌的展覽方式,難以詮釋展品的內(nèi)在美,因而難以吸引生活在信息時代的觀眾。”
劉志澤對歷史頗感興趣,喜歡到全國各地旅游,感受文化氛圍,他曾看過關于省博有三件“國寶”的報道,這次專程來“一睹芳容”,但看后有點失望,劉老師說,“看后沒留下什么印象,就拿亓北古劍來說,除了劍的特征介紹,其他更深層次的東西還是不知道。”
他認為,文化遺產(chǎn)就是人類的記憶,是可以喚起相關記憶的,如果不能,那保護就失敗了。他認為,不同的歷史遺跡會喚起人們的不同記憶,所以保護就要保留住個性,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雖然投了錢,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而此次參觀更讓他感到迷惑的是,墻上宣傳畫亓北古英文是“QI beigu”,而實物說明的卻是“QI baigu”。
“如何讓文物活起來”,這就要求運用多媒體展示、場景再現(xiàn)、幻影成像等技術手段,下一步將繼續(xù)在此基礎上,拓展領域,吸引更多的人氣,不僅僅是讓游客知道省博的豐富的館藏,更吸納周邊城鎮(zhèn)的居民來了解海南歷史,利用接外展方式豐富館藏,擴大文物的影響,同時進行文物禮品開發(fā),對講解人員進行培訓,豐富講解人員的歷史知識,通過講解人員的精彩講解和科技手段,讓沉睡的文物“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