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由于中央政權抑制武力的策略,慢慢形成了文官得寵的政治風氣,宋代有很多大文人都是做官的,導致宋代文化高度發(fā)展。很多學者都對宋代的文化予以肯定,認為中國后一千年的文化都是宋代定的調子,這一點非常重要。宋代在“以文治天下”的國策下,此后三百多年時間取得非常大的成績。盡管我們都知道,宋代的國土非常小,但是宋代老百姓的生活,整體來說都還是不錯的。除了南北宋之分是一次大災難以外,老百姓的整個生活還算穩(wěn)定,而且長達三百多年。
這種繁榮有很多證據存在,比如《清明上河圖》,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繁華。《清明上河圖》這件作品,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紀錄片來看。當時沒有錄音、錄像這種高科技手段,未能把當時的社會記錄下來,非常遺憾。但是,有《清明上河圖》這樣的畫卷,從郊外一直畫到城里,把整個汴梁的繁榮,乃至鱗次櫛比的店鋪,全部反映出來。當時有客棧,有民居,有店鋪,有作坊,甚至有賣瓷器的專賣店。宋代的官窯制度,就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產生了。
宋代官窯制度沒有明確的記載,而明清以后的官窯制度有明確的記載,什么時間皇帝下令做什么樣的瓷器;誰是督陶官,直接奔赴燒窯的前線,來指揮燒窯;政府一次需要多少瓷器等等,都有明確的記載。宋代官窯由于年代久遠,史料不全,非常不明確。不能說當時沒有官窯制度,但是今天找不到非常明確的文獻,記載著從皇帝嘴里說出的官窯。由于不明確,所以今天不知道宋代官窯的起始時間。盡管如此,宋代官窯對于后世的影響,還是不可估量的。
官窯是北宋定的主調。北宋官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才開始燒造,窯址不明。歷史上黃河多次改變河道,每次泛濫的時候都淤積大量泥沙,將汴梁舊城以及整個黃河下游淹沒,有很多文化古跡就淹沒在黃河故道之下。我們推測,北宋官窯的窯址應該就在汴梁附近,但至今沒有找到,估計黃土覆蓋的深度已達10米以上。我們參考其他窯址,南宋官窯的遺址就離都城非常近;清代官窯雖然是在景德鎮(zhèn)燒造,但有一些極特殊的產品,比如瓷胎畫琺瑯,就在紫禁城內燒造,位置在西華門附近。
北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到了宋徽宗時期,社會生活非常富足。又趕上宋徽宗這樣一個皇帝,酷愛藝術。大家都很清楚,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最沒有政治造詣的皇帝之一,但他的藝術造詣卻非常高,甚至可以說是藝術造詣最高的皇帝。歷史上只有李后主李煜可以跟他相媲美。史學家們認為:在繪畫技巧上,宋徽宗高于李后主;在詩詞技巧上,李后主高于宋徽宗。李后主最著名的詞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國20世紀30年代還拍過一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就借的李后主這句詞。
宋徽宗對藝術感興趣體現在很多具體的方面,比如他設立了文思院。宋代的文思院,設有各種作坊,分工達三千多作。今天不能想象,把一個事情分成三千多類,怎么分?可能分幾十類就分不下去了。在三千多個門類中,反而沒有“陶作”,沒有燒造陶瓷的地方。我們分析原因,可能是燒造瓷器的條件比較惡劣,需要大量煤炭、木柴,會造成很嚴重的污染,而且在宮廷里燒火也很危險。清代在紫禁城里燒造琺瑯彩是很小范圍的事,所以能夠容忍。如果是大規(guī)模的行為,就只能到景德鎮(zhèn)去燒造。
北宋官窯比較罕見,因為宋徽宗執(zhí)政的時間只有二十幾年;又經過靖康之難,很多東西都毀掉了;再加上一千年時間的淘汰,能留到今天的北宋官窯非常罕見。
我在十多年前曾經見過一個。北京翰海的第一次拍賣會上,有一個官窯瓶子。這個瓶子最早在揚州文物商店收藏,那次拿出來拍賣。這瓶子有一個名字,叫“琮式瓶”。“琮”是一種玉禮器,古代大量使用。大部分人很容易把這個字念錯,念成“宗”,應該念“從”。琮和璧是古代最重要的玉制禮器,琮用來禮地,璧用來禮天;琮外方內圓,璧外圓內圓。琮式瓶,就已知的資料來看,全世界只有四件,一件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一件在英國大衛(wèi)德基金會,一件在臺北故宮,最后一件就是這件。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里都沒有收藏這樣的琮式瓶。當時很多專家都認為這件東西可能不真,也可能是明代燒造的。我就比較執(zhí)著地認為它一定是真實的,就是北宋的,我們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它,非常幸運。
北宋的琮式瓶在工藝上有很多特征,容易被我們忽略。它是一個內圓外方的瓶子,你從里面看是圓的,從外面看是方的。南宋以后,工藝上就可以燒造外方內方的瓶子了。陶瓷工藝中,拉圓非常容易,擱在輪盤上,隨著輪盤一轉,立刻就能拉成圓形。做成方的就需要模具,要一點點拼接起來。北宋時期的工藝還不夠先進,所以要先拉成一個圓,然后單做四個三角,粘在四個角上,最后掛上釉去燒。我首先從工藝角度上看,認為這個琮式瓶是北宋的藝術品。
當時還有很多人不認為它是北宋的,總覺得是后人仿的。我們要知道,仿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一定要有主觀的愿望,就是我為什么要仿。比如,我就想造假。歷史上也確實有這種人,就是想造假,造出來顯示個人的成就,沒有其他目的。那么,絕大部分人造假的目的都是為了贏利。在贏利的前提下,就有一個成本問題。如果造假成本高于真品成本,就不會贏利,造假也就不會存在了。這個原因導致歷史上所有造假都集中在收藏熱的時期,就是我們說過的北宋、晚明、康乾盛世、同光中興到民國初年以及現在。那么,宋代官窯,在宋代沒有人去造假,沒有這個必要。到了明代,晚明時期的收藏中,追逐的對象不是宋瓷,所以也幾乎沒有造假。到了康乾盛世,尤其到了雍正時期,雍正對宋代官窯非常感興趣,所以摹制了很多。清代宮廷主要是摹制,不追求一模一樣,就追求形似,意思到了就可以。所以,雍正時期大量仿官窯的器物上,就寫著“大清雍正年制”,說明本朝喜歡這種審美風格,跟完全欺世的造假有本質上的區(qū)別。那么從這點推斷,這件琮式瓶的古拙肯定在明代以前,可是明代以前沒有造假的動機,所以我就認為它是真實的。后來,這件琮式瓶被拍賣,現在在一個收藏家手里,被公認是北宋官窯。
從這件事上可以感悟到什么呢?很多時候真理其實就在少數人手里,而不在多數人手里。當你的道行深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你鑒定的這個東西的真實面目。問題出在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人,手里拿著一個大瞎活兒,但還堅定地認為是真的。如果你沒有這個本事,還非得要這么認為,那就出問題了。我覺得收藏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覺得有把握,那就堅定地認為真理在你手里;但當你沒把握的時候,就不應該執(zhí)迷不悟。簡單地說,瞎子拿一個瞎活兒,就更瞎了。
公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當時為了區(qū)分,北宋官窯就稱為“舊官”,南宋官窯就稱為“新官”。南宋官窯有兩個燒窯的地方,一個是郊壇下,一個是修內司。這兩個窯址都是20世紀發(fā)現的,一個是20年代,一個是90年代。
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有這樣一段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襲徽宗舊制,置窯于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范,極其精致,油(釉)色瑩徹,為世所珍。后郊壇下別立新窯,亦曰官窯,比舊窯大不侔矣。”“本朝”指宋朝。宋朝最早使用的定州白瓷因為有芒,不好用,于是造出青瓷器。北宋宣和、政和年間,京師自己安排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指南宋建都杭州,是一個很委婉的說法,明明是吃了敗仗,被迫跑到南邊,但說得很好聽。所謂“襲徽宗舊制”,就是沿襲了徽宗時期的形制,先后在修內司、郊壇下燒造青瓷。“大不侔”,就是大不一樣,新官窯跟舊官窯有不一樣的地方。
北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由于中央政權抑制武力的策略,慢慢形成了文官得寵的政治風氣,宋代有很多大文人都是做官的,導致宋代文化高度發(fā)展。很多學者都對宋代的文化予以肯定,認為中國后一千年的文化都是宋代定的調子,這一點非常重要。宋代在“以文治天下”的國策下,此后三百多年時間取得非常大的成績。盡管我們都知道,宋代的國土非常小,但是宋代老百姓的生活,整體來說都還是不錯的。除了南北宋之分是一次大災難以外,老百姓的整個生活還算穩(wěn)定,而且長達三百多年。
這種繁榮有很多證據存在,比如《清明上河圖》,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的市井繁華!肚迕魃虾訄D》這件作品,我們可以把它當成一個紀錄片來看。當時沒有錄音、錄像這種高科技手段,未能把當時的社會記錄下來,非常遺憾。但是,有《清明上河圖》這樣的畫卷,從郊外一直畫到城里,把整個汴梁的繁榮,乃至鱗次櫛比的店鋪,全部反映出來。當時有客棧,有民居,有店鋪,有作坊,甚至有賣瓷器的專賣店。宋代的官窯制度,就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產生了。
宋代官窯制度沒有明確的記載,而明清以后的官窯制度有明確的記載,什么時間皇帝下令做什么樣的瓷器;誰是督陶官,直接奔赴燒窯的前線,來指揮燒窯;政府一次需要多少瓷器等等,都有明確的記載。宋代官窯由于年代久遠,史料不全,非常不明確。不能說當時沒有官窯制度,但是今天找不到非常明確的文獻,記載著從皇帝嘴里說出的官窯。由于不明確,所以今天不知道宋代官窯的起始時間。盡管如此,宋代官窯對于后世的影響,還是不可估量的。
官窯是北宋定的主調。北宋官窯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時期才開始燒造,窯址不明。歷史上黃河多次改變河道,每次泛濫的時候都淤積大量泥沙,將汴梁舊城以及整個黃河下游淹沒,有很多文化古跡就淹沒在黃河故道之下。我們推測,北宋官窯的窯址應該就在汴梁附近,但至今沒有找到,估計黃土覆蓋的深度已達10米以上。我們參考其他窯址,南宋官窯的遺址就離都城非常近;清代官窯雖然是在景德鎮(zhèn)燒造,但有一些極特殊的產品,比如瓷胎畫琺瑯,就在紫禁城內燒造,位置在西華門附近。
北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到了宋徽宗時期,社會生活非常富足。又趕上宋徽宗這樣一個皇帝,酷愛藝術。大家都很清楚,宋徽宗是中國歷史上最沒有政治造詣的皇帝之一,但他的藝術造詣卻非常高,甚至可以說是藝術造詣最高的皇帝。歷史上只有李后主李煜可以跟他相媲美。史學家們認為:在繪畫技巧上,宋徽宗高于李后主;在詩詞技巧上,李后主高于宋徽宗。李后主最著名的詞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我國20世紀30年代還拍過一部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就借的李后主這句詞。
宋徽宗對藝術感興趣體現在很多具體的方面,比如他設立了文思院。宋代的文思院,設有各種作坊,分工達三千多作。今天不能想象,把一個事情分成三千多類,怎么分?可能分幾十類就分不下去了。在三千多個門類中,反而沒有“陶作”,沒有燒造陶瓷的地方。我們分析原因,可能是燒造瓷器的條件比較惡劣,需要大量煤炭、木柴,會造成很嚴重的污染,而且在宮廷里燒火也很危險。清代在紫禁城里燒造琺瑯彩是很小范圍的事,所以能夠容忍。如果是大規(guī)模的行為,就只能到景德鎮(zhèn)去燒造。
北宋官窯比較罕見,因為宋徽宗執(zhí)政的時間只有二十幾年;又經過靖康之難,很多東西都毀掉了;再加上一千年時間的淘汰,能留到今天的北宋官窯非常罕見。
我在十多年前曾經見過一個。北京翰海的第一次拍賣會上,有一個官窯瓶子。這個瓶子最早在揚州文物商店收藏,那次拿出來拍賣。這瓶子有一個名字,叫“琮式瓶”。“琮”是一種玉禮器,古代大量使用。大部分人很容易把這個字念錯,念成“宗”,應該念“從”。琮和璧是古代最重要的玉制禮器,琮用來禮地,璧用來禮天;琮外方內圓,璧外圓內圓。琮式瓶,就已知的資料來看,全世界只有四件,一件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一件在英國大衛(wèi)德基金會,一件在臺北故宮,最后一件就是這件。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里都沒有收藏這樣的琮式瓶。當時很多專家都認為這件東西可能不真,也可能是明代燒造的。我就比較執(zhí)著地認為它一定是真實的,就是北宋的,我們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它,非常幸運。
北宋的琮式瓶在工藝上有很多特征,容易被我們忽略。它是一個內圓外方的瓶子,你從里面看是圓的,從外面看是方的。南宋以后,工藝上就可以燒造外方內方的瓶子了。陶瓷工藝中,拉圓非常容易,擱在輪盤上,隨著輪盤一轉,立刻就能拉成圓形。做成方的就需要模具,要一點點拼接起來。北宋時期的工藝還不夠先進,所以要先拉成一個圓,然后單做四個三角,粘在四個角上,最后掛上釉去燒。我首先從工藝角度上看,認為這個琮式瓶是北宋的藝術品。
當時還有很多人不認為它是北宋的,總覺得是后人仿的。我們要知道,仿一個有價值的東西,一定要有主觀的愿望,就是我為什么要仿。比如,我就想造假。歷史上也確實有這種人,就是想造假,造出來顯示個人的成就,沒有其他目的。那么,絕大部分人造假的目的都是為了贏利。在贏利的前提下,就有一個成本問題。如果造假成本高于真品成本,就不會贏利,造假也就不會存在了。這個原因導致歷史上所有造假都集中在收藏熱的時期,就是我們說過的北宋、晚明、康乾盛世、同光中興到民國初年以及現在。那么,宋代官窯,在宋代沒有人去造假,沒有這個必要。到了明代,晚明時期的收藏中,追逐的對象不是宋瓷,所以也幾乎沒有造假。到了康乾盛世,尤其到了雍正時期,雍正對宋代官窯非常感興趣,所以摹制了很多。清代宮廷主要是摹制,不追求一模一樣,就追求形似,意思到了就可以。所以,雍正時期大量仿官窯的器物上,就寫著“大清雍正年制”,說明本朝喜歡這種審美風格,跟完全欺世的造假有本質上的區(qū)別。那么從這點推斷,這件琮式瓶的古拙肯定在明代以前,可是明代以前沒有造假的動機,所以我就認為它是真實的。后來,這件琮式瓶被拍賣,現在在一個收藏家手里,被公認是北宋官窯。
從這件事上可以感悟到什么呢?很多時候真理其實就在少數人手里,而不在多數人手里。當你的道行深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你鑒定的這個東西的真實面目。問題出在我們經常會碰到一些人,手里拿著一個大瞎活兒,但還堅定地認為是真的。如果你沒有這個本事,還非得要這么認為,那就出問題了。我覺得收藏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覺得有把握,那就堅定地認為真理在你手里;但當你沒把握的時候,就不應該執(zhí)迷不悟。簡單地說,瞎子拿一個瞎活兒,就更瞎了。
公元1127年,南宋接替北宋。當時為了區(qū)分,北宋官窯就稱為“舊官”,南宋官窯就稱為“新官”。南宋官窯有兩個燒窯的地方,一個是郊壇下,一個是修內司。這兩個窯址都是20世紀發(fā)現的,一個是20年代,一個是90年代。
南宋顧文薦《負暄雜錄》有這樣一段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宣政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襲徽宗舊制,置窯于修內司,造青器,名內窯。澄泥為范,極其精致,油(釉)色瑩徹,為世所珍。后郊壇下別立新窯,亦曰官窯,比舊窯大不侔矣。”“本朝”指宋朝。宋朝最早使用的定州白瓷因為有芒,不好用,于是造出青瓷器。北宋宣和、政和年間,京師自己安排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指南宋建都杭州,是一個很委婉的說法,明明是吃了敗仗,被迫跑到南邊,但說得很好聽。所謂“襲徽宗舊制”,就是沿襲了徽宗時期的形制,先后在修內司、郊壇下燒造青瓷。“大不侔”,就是大不一樣,新官窯跟舊官窯有不一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