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在陶瓷的歷史上,無論陶瓷釉色創(chuàng)造出多少種顏色,白色無疑是最早的追求。這一追求艱辛漫長,至少走了一千年。大約在北齊(550——577年),古人才燒出相對意義的白瓷。以今天的眼光,這種白瓷不算太白,在釉厚處閃著不經意青色,但正是這不單純的白色,拉開的中國白瓷的序幕,使得后世在陶瓷裝飾上有了拓展空間的可能。
古人長久地觀察自然界中的自然之白,天上的白云,飄落的白雪,盛開的白花,千姿百態(tài),都為古人追求陶瓷之白出示了標準。這一標準本是天賜之色,上蒼賜予。古人在不知目標是否能達到之時,仍在努力執(zhí)著地追求;我們不能以今天的大好結局來評價古人的追求,在歷史的局限中,在古人不知陶瓷可否燒成白色的前提下,中國古代工匠一直孜孜不倦,踽踽前行。
早期白瓷不是橫空出世,僅是青瓷的改進型;工匠們在摸索了上千年的青瓷燒造的基礎上,發(fā)現了燒造白瓷的技巧。白瓷與青瓷不是兩股道上跑的車,而是一個系統中的拓展,簡單的表述就是把青瓷中的青色去掉,就燒成了白瓷。河南安陽北齊(575年)范粹墓中的早期白瓷的確不白,但它沒使用化妝土,僅憑本色,這一點尤其重要,使它作為早期白瓷的證據載入史冊。
僅二十年后,還是在河南安陽,隋(595年)張盛墓出土的那一批白瓷無可爭議地讓白瓷從此真正登上中國陶瓷的舞臺,一展風姿。今天來看這批白瓷,仍驚嘆當時北方瓷業(yè)之先進:一把白瓷剪刀一刀剪斷了白瓷何時誕生的紛雜之爭;361目的圍棋盤將圍棋的博殺形成定式;表明225目、289目的古圍棋到隋朝已近成為歷史。
白瓷的誕生平平淡淡,卻藏有一個千古之迷。白瓷是在青瓷基礎上提純,去掉鐵及雜質,使之純粹起來;白瓷并沒有易幟,仍打著青瓷的旗幟前行。問題是,白瓷卻在中國北方誕生,而南方才是青瓷的發(fā)祥地,也是大本營,那此題做何解呢?
邢窯
人類的社會發(fā)展史有一個淺顯的道理,叫后來居上,F狀如果優(yōu)秀,很快就會成為負擔,讓前行受阻,變得緩慢。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了這一樸素道理。
唐及唐以前南方青瓷的優(yōu)秀使之容易滿足現狀,不思進取;而北方瓷業(yè)在唐之前明顯不如南方,故發(fā)奮努力屬正常狀態(tài),尤其是隋唐結束南北朝的分裂,政治中心確立在北方,至北宋晚期徽宗時代,北方一直視南方為蠻夷之地。
唐代白瓷顯然明確對抗唐三彩的華麗。三彩屬低溫釉陶,色澤絢麗,僅為死者服務,古人重葬,不求樸素,求鮮艷,求熱烈,求繁縟,求地下仍是一個人間。唐代是一個張揚的時代,不追求收斂,唐詩中的名篇大都浪漫豪放,集中體現唐人的生存哲學,而白瓷與之背道而弛,一副文靜修練的樣子。
史載唐天寶年間:“每歲進錢百億,寶貨稱是。云非正額租庸,便入百寶大盈庫,以供人主宴私賞賜之用。”此事有證據。百寶大盈庫簡稱大盈庫,并非國庫,乃皇帝私庫,專門用于賞賜。過去帶“盈”字款的白瓷堪稱國寶,二十年前僅有數的幾件,分布于各博物館。近年來出土驟增,凡拍賣市肆常見,器型品種僅限執(zhí)壺,淺盞,萬年罐幾種,器型變化不大,可見唐時已成定式。
唐明皇攜楊貴妃一路賞賜,邢窯之白瓷獨領風騷,科技含量起了決定性作用。有文字以來,文明史中多了科學追求,歷朝歷代的皇家獎勵,都注重獎品的科技含量。邢窯以其白在唐代傲視同儕,讓唐明皇下令在器底深刻“盈”字,標榜金貴。
多貴重的東西,只要具備商品價值,早晚它會進入民間普及,經濟力量之大都可能改變政治格局。邢窯在唐,“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唐李肇《國史補》),大凡商品到了無貴賤通用的境地,它就能為社會創(chuàng)造極大的價值。即便在今天,千年以前的唐白瓷并不算太稀罕之物,可見當時的產量。
湖北天門人陸羽寫過《茶經》。他一孔之見認為邢不如越,可他對邢窯的評價仍為類銀類雪,客觀描述準確。如銀似雪的邢窯畢竟是陶瓷史上白釉老大,得此評語,實至名歸。
白瓷在唐朝較之白瓷在任何一個朝代都白,這個白是心里之白,感受之白,境界之白,是陶瓷史上對白色這一基色或曰無色的追求與肯定。
定窯
宋定窯白瓷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一看就是出身好的不行。在邢窯的創(chuàng)業(yè)下,定窯坐享其成,讓其白重新演繹。定之白與邢之白的區(qū)別不是技術上的革命,而是思想的飛躍。
可以看出,邢窯使盡渾身解數,唯恐器具不白,而定窯則輕松上陣,游刃有余地將白淋漓盡致的表現。定窯覺得客觀白已不再那么重要了,感覺名貴才是重要的,所以定窯鑲上了金口銀口銅口。
定窯鑲金銀口是奢侈之舉,不是無奈的選擇。許多書籍以訛傳訛地講,鑲金銀口僅是彌補定窯覆燒工藝澀口的不足。以其高成本彌補低成本的商品古今未有,豈非就在定窯身上獨現?理論上講,覆燒僅為了提高產量,提高產量降低質量的事只能在低檔商品中流行,而早期定窯作為皇家用瓷時,決不可能計較這樣一個差距不大的成本損失,去冒皇帝不悅的風險。
定器包鑲金銀口,華貴時髦,宮廷盛興,逐漸蔓延民間。于是,包鑲金銀口遂成為一門行業(yè),宮廷民間均設作坊以供時需。宋朝工部文思院設“棱作”,內廷后苑造作所亦設“棱作”,只負責定器及其他器皿的鑲口。汴京城內,鑲金屬口的作坊面向市場,不必金銀,銅口亦使定器增色。
鑲口這樣一個風靡宋代的時尚,被后人不負責任地指責為亡羊補牢之舉,緣于對古籍的理解有誤。“定器有芒不堪用”(南宋葉寘《坦齋筆衡》),芒被一直誤解為芒口,即澀口,古之大謬。
定窯有芒,光芒耀眼;兆谝源艘侄〒P青。北宋末年,青瓷得寵,白瓷漸入后宮。五代及北宋,定窯白瓷風頭也已出了一百多年,看定州靜志寺塔基出土的大凈瓶可知定窯之輝煌,洋洋灑灑,百多件瓷器以定為主,足見彼時佛教對白瓷的虔誠態(tài)度。
與邢窯固守素器不同,定窯此刻開始動腦筋裝飾,刀刻、竹劃、模印,盡其想盡其能。定窯于是朝著媚俗邁步,走到北宋末年遇見宋徽宗這樣一個藝術天才不買帳,定窯的藝術探索號角才逐漸走弱。至于遼定,南定,地域的效仿;粉定,土定,質量的追隨;都為定窯之白推波助瀾,搖旗吶喊。
白瓷在唐宋,隨政治沉浮。古人沒有知識產權、無形資產這些現代概念,古人就是一個抄襲,想盡方法把白瓷燒白,占領市場,分攤份額。南方的景德鎮(zhèn),白瓷不如北方,只好揚長避短,燒出青白瓷,俗稱影青,改良了白瓷,以期適應南人的審美。應該說影青的改良是大獲成功的,元代以后景德鎮(zhèn)成為瓷都,其早在宋時就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金定
金人打仗在行,一路南下,逼得宋人節(jié)節(jié)敗退。金人治國有點兒麻煩,哲學高度上不去,不知從何下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改國號為“金”,他說:“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金太祖認識還算有點兒意思,《金史》載:金之色白,完顏部色尚白,于是國號大金。
金之定窯在此理論基礎上發(fā)揚光大。盡管此時宋人抑定揚青,金人不管那套,在其統治地區(qū)河北山西推崇白瓷。定窯延續(xù)不用多說,井陘、介休、霍州等地白瓷其白有過之而無不及。金人的漢化由于太祖放縱,向漢文化迅速靠攏。遼人的衰敗,給金人以警鐘。金人提高自我修養(yǎng),培養(yǎng)生活情趣,難怪有學者曾贊美:金之文物,遠勝遼元。
北方定窯白瓷的發(fā)展至金,雖戰(zhàn)火頻仍,但一直未有間斷,尤其印花手段,大幅度提高了產量,提高了質量,使其手工業(yè)文明帶有工業(yè)文明的前兆。印花工藝的采用,讓白瓷放下身段,根植民間,觀察印花定窯,可以看出百姓的樂趣,嬰戲、走獸、花卉禽鳥、水波游魚,無一不是宋金百姓生活的寫照。
樞府釉
“蒙古”意為銀,與“金”相對。元文治未修,只重疆土,卻明白手工藝的重要,寬待工匠,以求豐足。元代白瓷移師景德鎮(zhèn)。景德鎮(zhèn)地處江南腹地,山水齊備,客觀條件良好,尤其具有殺手锏——高嶺土,沒有理由白瓷不在此大顯身手。有了宋青白瓷的捶煉,卵白釉如夏蛇之蛻使之脫胎換骨,一反邢定牙白之明確,先是卵青色,透亮不渾;繼而迅速改良為苶(nié)白釉,乳濁不透;樞府釉的燒造嫻熟,無意中為元青花準備了迅速登場亮相的機會,這一點樞府釉始料不及。
元代尚白絕非偶然。馬背民族看慣了藍天白云,心胸開闊,受不了半點委瑣。以白為吉在元人生活中處處體現;实垓T白馬,著白色長袍,住白色蒙古包;佛教儀式時,皇帝寶座上撐起白色華蓋;順理成章,白色瓷器為元宮廷首選。
樞府白釉與邢相反,不見素器。元人還是很難理解樸素之美。印模的樞府釉使乳濁釉下的紋樣及字跡若隱若現,反倒多了一層朦朧之美。元代青花成型基本都是模制,雖以畫筆裝飾,但也沒能徹底躲開模制工藝。樞府釉的紋樣追求耐人尋味,非仔細端詳不能欣賞,尤其“樞府”二字,還有“太禧”、“東衛(wèi)”,辨認的前提多數是已知內容才顯容易。
樞府,元代政權中心樞密院,國家的中樞神經,可見要害。元代蒙古人心急,馬的奔行速度在歷史上是最快的,養(yǎng)就了元人的急脾氣。元人在政權尚未完全奪取之時,就于至元15年(1278年,南宋祥興元年)在江西設置浮梁瓷局。這一劃時代的歷史事件,表明中央政府對官方制瓷的高度壟斷。景德鎮(zhèn)的官窯制度由此誕生,一直延續(xù)至清末宣統年間才告終結。
甜白釉
朱元璋江山拿得不易,不依不饒的陳友諒差一點要了他的命。歷史是必然中的偶然,偶然中的必然;那神奇射中陳友諒眼睛、令其斃命的一箭,如果偏上三寸,江山姓朱姓陳還得再說呢!
朱元璋的軍事才能毋庸質疑,藝術判斷力就強他所難了。有品味的皇帝都是治天下的皇帝,打天下的皇帝不拿品味當飯吃。洪武白釉限于小盤小碗,不見大器;燒大燒小不是明太祖操心的事?傻搅藘鹤佑罉罚子猿蔀槠浯善髦械闹匾贩N。永樂白釉,聲名遠播,關鍵在一字上:甜。
甜白釉完全是一種主觀感覺,瓷器不能品嘗,何甜之有?!永樂一朝,下如此大工夫追逐白釉,相必會有皇帝的旨意。洪武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設立,《大明會典》記載:凡燒造供用器皿等物,須要定奪樣制,計算人工物料!缎趯嶄洝酚州d:(宣德元年九月)命行在工部江西饒州府造奉先殿太宗皇帝幾筵、仁宗皇帝幾筵白磁器祭器。宣德皇帝登基伊始即為其祖父永樂、父親洪熙燒造龍鳳紋白釉器,可見他深知永樂之好。
永樂白釉的進步顯而易見。前人古籍中屢屢贊頌。永樂之前的白釉,多少也會閃青,原因是色釉中只有白釉沒有呈色劑,換言之,任何顏色的瓷器都需要添加金屬呈色劑,才能達到追求的效果。而白釉的追求是減法,減去一切可能影響呈色的雜質,在景德鎮(zhèn)潔白如玉的高嶺土上,施以透明釉,讓白是白里透白,從根本上白,永樂一朝做到了,所以永樂白釉成為后世白釉的楷模。
甜白一詞,極盡贊美。有人認為永樂白釉與白砂糖形似,故名。此大謬不然,甜白,重在神似,強調內心之感受,不屑外在之表現。十六世紀,當白砂糖技術普及中國時,中國人才想起用什么來形容永樂白釉——甜白。這一名稱至少遲到了一百多年。
永樂甜白釉是古代白瓷之頂峰,與宣德爐齊名,后世一直試圖超越未果,索性就將其視為榜樣。清雍正時期摹仿過,形似神不似,按說雍正白釉也不是等閑之輩,但仿永樂甜白還差一節(jié),如雍親王私邸郎唫閣的僧帽壺,透光清亮,與永樂透光肉紅明顯有別。說起來,永樂之白由體內傳遞到體外,仿品則是在體外循環(huán)了。
有清一代,康雍乾三朝都大肆燒造過白瓷,除月壇祭器外,藝術瓷器比比皆是。天地日月,藍黃紅白;皇天后土,日升月恒。而藝術白瓷較之白瓷之楷模,康熙失之于硬;雍正失之于膩;乾隆失之于;而永樂甜白,不硬而酥,不膩而甜,不薄而淳,展現一代白釉之王的風采。
德化白瓷
偏安一隅的福建德化,地理位置優(yōu)越,離港口近,便于海運。在古代,運輸成本大大高于今天,所以古人臨水便于運輸乃是大福。1998年東南亞出水的黑石號唐代沉船,60000件文物中有300件白瓷,其他文物繁榮,白瓷可以說器型豐富,其中經典作品反映了唐代白瓷的最高成就。
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說,泉州港臨近的德化,制瓷多且美。大批商賈云集,貨物堆積如山,買賣盛況難以想象。由于馬可波羅帶回了德化白瓷,他又拼命宣傳介紹,意大利等學者將德化白瓷戲稱為“馬可波羅瓷”。
德化白瓷與眾不同,先是透光率極好,為群瓷之冠,其次可塑性極強,無一不能塑造。見過明何朝宗德化觀音的人無不為之驚呼,以陶瓷之脆性,表現衣褶之柔軟;以陶瓷之生冷,表現肌膚之溫潤;德化白瓷堪稱一絕,前后無人能與之比肩。
德化白瓷由于特性十足,名稱千奇百怪。象牙白,1610年出版的《葡萄牙國王記述》載,德化白瓷乃瓷器之上品,與其他東方名瓷迥然不同,質滑膩,色乳白,宛如象牙。估計象牙白之美名就是這樣流傳開來。明德化白瓷確實呈現象牙白,白中略閃黃,正因為如此,生機無限。而清乾隆以后的德化白瓷,白中略閃青,失之象牙之質感,甚是可惜。
豬油白,顯然為當地人所稱謂。新疆人稱和田白玉為羊脂玉,地域文化使然。古人食用動物油由來已久,凝固之上等豬油確實讓人垂涎。文化之高雅低俗其實多在表述,象牙白就比豬油白高雅,所以豬油白都在商人中傳遞,難上文獻。
中國白,此名大氣明確,其實國際上稱德化白瓷為中國白不過百年之內的事。西方人對這一特殊白瓷,給予很高評價,把中國賦予白瓷之上足見西人的重視。
德化白瓷對西方人產生過巨大影響,17、18世紀,至少有幾千萬件德化白瓷運往歐洲各國,至今還隨處可見之蹤跡。德化白瓷的特性意外地滿足市場兩種需求,藝術與實用。當兩者結合在一起各顯神通之日,正是中國陶瓷感動世界之時。
結語
今天,我們對瓷的感情越來越淡,熟視無睹。第一件白瓷的誕生掐指一算一千五百年過去了。文明就是這樣,畫下一個個記號,不管后人在意與否,高度就是高度,跨越的只是紀錄;紀錄著我們曾有過怎樣的輝煌,紀錄著我們曾有過怎樣的情感。一個民族,尊重自己的歷史,才會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