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尊元代黑陶三足爐的賣主是我熟識的,他知道我在收藏和研究香爐文化,特意從北方給我捎帶來。據(jù)說此物在山西長治附近出土,同時出土的還有一對黑陶貫耳瓶等。我看這個香爐品相完美,就把它留下了,盡管對于元是否存在黑陶我心有疑慮。
圈內(nèi)一位朋友看后說,元代主要生產(chǎn)瓷器,黑陶沒有聽說過。聽他這么一說,我更猶豫了,遂將此黑陶香爐退還賣主。香爐退回了,但我還是心存疑問。那天我買回家后,就將黑陶香爐放在水中清洗,土氣十足,手感不錯。過去在清洗馬家窯彩陶時,我有一種特別感受,就是洗完后有點油粘的感覺,而這尊黑陶爐,洗后也有類似的感覺,很明顯,這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新仿陶器是不可能有的。后來我聽說陜西洛陽博物館曾專門展示過元代黑陶器物,于是去電詢問博物館陶瓷研究部的秦目川先生,他告訴我,元代墓葬中確實出土了一批黑陶。我再請人幫忙把這尊黑陶追回來,前后周折達半年之久。
元代黑陶三足爐,高8.3厘米,直徑10厘米,爐內(nèi)口徑5.5厘米,爐內(nèi)深5.8厘米。造型古樸,器形規(guī)整,胎體細膩。盤形口,束頸,扁鼓腹,寬平的折口沿,向外自然傾斜,下承三獸足,拉坯的弦紋能清晰地看到。此爐胎體較厚,但分量很輕,通體烏黑烏黑,黑得強勁,黑得發(fā)亮。色彩潮流年年變,唯有黑不變,永遠受到人們的青睞,因為它單純、素樸、沉穩(wěn),因為它能給人強烈的視覺刺激。
元黑陶到底是從哪里來的,至今沒有找到窯址。元初,蒙古人進入山西,受到晉人的抵抗,據(jù)傳有支農(nóng)民起義軍,在晉北一帶建立了根據(jù)地,采用宋代瓷器的尺寸和造型作為標準,燒制黑陶,用以進行祭祀活動或陪葬等,畢竟制陶相對制瓷要容易一些。此說無從稽考。我曾看到一份資料,資料介紹:考古人員在西安南郊朱雀路附近的兩座元代墓中,發(fā)掘出土了30多件完整的黑色陶器,種類有馬、狗、豬、俑、車、盤、燈等,其中人俑做工相當精致,身著元代特色的平民服裝,身材高大,鼻梁高挺,耳垂碩大,嘴唇厚實,頭發(fā)卷聳,頭戴幞頭,腳蹬靴子,個別男俑耳際還扎著辮子。人俑粗獷的形象、剽悍的氣質(zhì)、鮮明的民族裝飾,儼然游牧民族的勇士形象,再現(xiàn)了當時的生活面貌。照此看來,中原地區(qū)燒制黑陶并不是個案,燒制時間也不短,只是我們南方人對此了解不多罷了。
我國燒制黑陶的歷史要上溯到龍山文化。龍山文化黑陶是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后的優(yōu)秀器物,是距今約4350~3950年前我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它以黑色陶器為其特征,稱之為“黑陶文化”。1928年首次發(fā)現(xiàn)于山東章丘龍山鎮(zhèn)的城子崖,故又稱“龍山文化”,分布于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陜西等地。陶胎較薄、胎骨緊密、漆黑光亮的黑陶被稱為蛋殼陶,它是龍山文化陶器制作中最為精美的品種,不以裝飾取勝,而以造型見長。長江下游有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距今約7千年左右,是我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較早的遺址之一。出土的黑陶,火候較低,胎壁較厚,全系手制,造型簡單,厚度不勻,凸顯當時制陶的原始性。這是由元代黑陶引出的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