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蔡成浩家里養(yǎng)了幾只世界名貓。小貓愛玩羽毛,蔡成浩和家人只好到雞毛撣子的土產(chǎn)店撿些雞毛回來。看到土產(chǎn)店里做工很差價錢不低的雞毛撣子,蔡成浩想如果用祖?zhèn)鞯睦鲜炙囎约航墦圩樱隙〞韧廉a(chǎn)店賣得好。
和家人一合計,蔡成浩立即把想法付諸行動。要制作精良的雞毛撣子,首先要有上乘的活雞毛。于是,蔡成浩和兒子四處尋訪養(yǎng)雞場,期望能找到扎撣子所用的雞毛?赊D(zhuǎn)遍了整個天津,也沒找到滿意的雞毛。
正在父子倆為雞毛的來源犯難時,意外得知河南漯河有一個大型雞毛集散地。于是,蔡成浩和兒子帶著7000元匆匆上路。盡管找到了質(zhì)量符合要求的雞毛,可價格卻出奇的高。7000元全部用光。蔡成浩花了一個月,扎出90把撣子。他們把撣子拿到土產(chǎn)店,可土產(chǎn)店的答復讓他們大失所望。盡管蔡成浩扎的撣子結(jié)實耐用、外形美觀,但由于成本比市面上的普通撣子高出幾倍,土產(chǎn)店擔心過高的價格會影響銷路,于是都紛紛拒絕代銷。
半年內(nèi),蔡成浩的撣子幾乎沒有銷路。一天,蔡成浩決定去天津的古玩市場碰碰運氣。沒想到,眾多淘寶者把兩口袋撣子一掃而光。這使蔡成浩受到了啟發(fā),他干脆改進撣子工藝,向觀賞性的工藝品方向發(fā)展。
此時,正值一部描寫扎撣藝人傳奇的電視劇《行走的雞毛撣子》要籌拍,劇組正在四處尋找劇中最主要的道具雞毛撣子。他們找遍了北京的琉璃廠、潘家園舊貨市場等地方,都沒找到適合的。一個偶然的機會,劇組在天津古文化街發(fā)現(xiàn)了蔡成浩的雞毛撣子。導演對他的撣子很滿意。很快,劇組就向蔡成浩訂購了3萬元的雞毛撣子作為劇中的主要道具。隨著電視劇在全國一些電視臺的播出,不少觀眾對蔡家雞毛撣子開始關(guān)注。有的游客甚至把蔡成浩的撣子作紀念品買回去。不少工藝品商店也紛紛要求為他代銷撣子。
蔡成浩一家看到了撣子經(jīng)過精加工后潛在的商機。著力把撣子向高端工藝品改造,他們用紫檀木代替原來的藤條做手柄,同時在上面配以玉墜等傳統(tǒng)的飾物,并用高檔的絲綢作外包裝套。這樣精雕細琢出來的雞毛撣子,最高的要賣到一萬多元一把。
現(xiàn)在,蔡家的貢撣已經(jīng)進入了北京王府井的一家工藝品商店。蔡成浩負責生產(chǎn),兒子負責市場。將來,他們想開出屬于自己品牌的專賣店。學設(shè)計出身的兒子正在琢磨著如何把文化的因素加入到雞毛撣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