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彩瓷硯
古硯,作為文房四寶之首,一出現(xiàn)就和文化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伴隨著華夏五千年的文明,記載著崢嶸歲月,銘刻著沉浮變遷。中國古硯,材質(zhì)繁多,類型各異,不但書寫了文化,而其自身也形成了中國獨有的文化體系和種類。古硯總體上分為四類:隸匠硯、貴族硯、文人硯、民俗硯。而石、陶、瓷、磚瓦、玉翠、水晶、化石、象牙、金、銀、銅、鐵、竹木骨角、琉璃、漆沙等這些龐雜的材質(zhì)都可以制成一方與眾不同的硯。在北京,就有這樣一位收藏者,八年的收藏經(jīng)歷中,收藏了幾百方古硯,造型不一,材質(zhì)眾多,而他最為獨特的藏品就是那一方方精美的瓷硯。
姚遠利先生從小就非常喜歡硯臺以及和硯臺有關(guān)的東西,但是就在八年前,他才真正有機會來實現(xiàn)這個近五十年的愿望——收藏古硯。最開始姚先生收集傳統(tǒng)的四大名硯,收藏了一段之后,覺得自己的收藏應該有些特色,與眾不同,所以另辟蹊徑,開始把收藏重點放在了瓷硯上。姚先生說,瓷硯的歷史非常悠久,它既具備了瓷器的歷史,也具備陶瓷業(yè)的歷史。瓷硯是很少見的一種材質(zhì),由于它的表面非常光滑,不適合研磨,所以盡管不少的朝代也生產(chǎn)過瓷硯,但是它實際上更多的是供文人把玩和觀賞用的,所以瓷硯應該是屬于文人硯的一種。
姚遠利先生一邊為筆者展示、介紹他精心收藏的各式瓷硯,一邊講解著瓷硯的歷史。三國時期出現(xiàn)了青瓷硯,此時端硯、歙硯還沒有開始實用。在這個時候,瓷硯多有足,用以加高硯身,與當時席地而坐、多用矮幾的習俗相融。三國時期的硯臺制作相對比較精細,硯臺在此時還有蓋子,多為三足,足的形狀多做成力士或熊形,但硯面是比較平坦的,水與墨在硯面中不能分開,還是有缺點的。到了西晉時期的硯臺,硯的足也是三足的,但足的形制多為蹄足,足部比三國時期的高,制作也比較精巧。到了東晉時期,硯臺的制作則比以前要粗糙,多為蹄足,足比西晉時更高,硯面較西晉時的突起,此時硯臺的足已不僅僅局限于三足了,以四足、五足者為多。從南北朝時起,硯面的突起現(xiàn)象和足的數(shù)量都較東晉更甚。此時的足一般已多至8個,制作則更為粗糙。
元代雙層三彩瓷硯
瓷硯在隋代還繼續(xù)流行,其最大特點就是把以前的蹄形足改為水珠形滴足,使得硯面更為突出,利于水和墨的分開。到了唐代,硯有了很大的改進,一般硯面平坦,周圍有了溝槽以供存水,硯面以下則是圈足,圈足外撇,圈足的周壁上往往鏤空。圈足與硯面之間的假足則更多,更多的是用來裝飾。一方白皙剔透的三足蓮瓣瓷硯正是唐朝瓷硯的典型代表。
宋時是瓷硯制作的高潮,出現(xiàn)了白中泛青的影青瓷硯、極耐磨研的龍泉瓷硯、建窯墨瓷硯和綠瓷硯等,在色澤和形制方面均有獨到之處。宋代磁州窯硯、宋代瑞獸瓷硯都是姚先生眾里尋“她”千百度之后的精心所藏。明清時瓷硯仍不乏精品,清代粉彩瓷硯、清代光緒青花瓷硯均代表了清代瓷硯的制作風格。
此外,姚先生還收藏了許多難得一見的各式材質(zhì)的古硯,如陶暖硯,質(zhì)地為陶,整個硯呈長方體,下半部為空心,可放炭火,硯壁有孔,空氣流通,可以排煙。這是適用于北方的硯,冬天天氣寒冷,以炭取暖,可保證硯面不結(jié)冰。還有錫鑲石硯、陶淵明醉石硯、象骨硯、琴形硯、硯形鎮(zhèn)紙等。
姚先生多年藏硯、品硯的經(jīng)歷使他對中國古硯的研究頗深,并有著自己的獨特眼光。姚先生認為評賞一方硯,除了要看形制、材質(zhì)外,還要看墨池,墨池可謂硯眼。墨池設計的精與糙、文與俗決定了一方硯是不是具有文氣。與其他收藏硯臺之人單純的愛硯不同,姚遠利先生收藏古硯是緣于對中國文化深深的眷戀。硯,既是鐫刻文化的實用品,又寄托著文人雅士的浪漫與情懷,可謂是歷史和意識形態(tài)的見證。而選擇以收藏瓷硯為主,姚先生則是看中了瓷硯這個獨特的收藏視角,以期挖掘它的文化內(nèi)涵,形成一套完整而有序的理論體系。
姚先生告訴筆者,他正在研究民俗硯,有朝一日能把他的藏品以及對古硯的研究展現(xiàn)給硯石收藏愛好者。同時,他也希望古硯專家能夠加入到研究石雕古硯的行列中來。姚先生認為,雖然石雕古硯作為民俗硯,在歷朝歷代中都不曾被收藏家們所青睞,但它在當今的收藏品類中是很重要的一項。收藏、研究石雕硯,不僅為廣大民俗專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民俗佐證,而且還進一步拓展了我國硯文化的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