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是新中國開國總理周恩來誕辰110周年。“世界瑰寶——周恩來國務禮品特展”日前在周恩來故鄉(xiāng)淮安博物館免費開放。
此次展出的120件(套)展品,來自亞、非、歐、美等54個國家,是各國政要和人民送給周恩來的“國禮”。
記者了解到,這些“世界瑰寶”后面有著一個個逸聞趣事,見證了新中國卓越的外交成就。
郵車運“國禮”
貴重的文物運輸是個難題,既要防損壞,又要防偷盜。因此,運輸人員挖空心思確保完成任務。這次展出的周恩來外交“國禮”,是用一輛郵車悄悄運到淮安的。
北京國際友誼博物館收藏周恩來和鄧穎超收到的上千件(套)“國禮”,這次特意精選其中的120件(套)展出。這些禮品非常珍貴,有些是玻璃、陶瓷等易碎品,怎么運輸這些展品呢?按以往運輸文物經驗,用火車運安全系數更高。但從天津到淮安,要經過火車和汽車裝卸轉運,反而不安全。
淮安博物館館長孫玉軍說,淮安找了一輛運送包裹、經驗豐富的全封閉郵車,全程從高速公路運送。
運送過程中,工作人員先在“國禮”四周用棉花和海綿仔細包裹,裝進包裝盒,再打包放進6個大木箱,悄悄運上郵車。因為郵車里的東西都是“無價之寶”,所以這次一共派了6個人押運。從天津到淮安,走了13個小時,押運的工作人員十分小心,終于把這些珍貴“國禮”運送到周總理故鄉(xiāng)。
瑰寶精美絕倫
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這些“國禮”除價值連城外還頗具特色。其中最小的是兩粒袖扣,這兩粒一毛錢硬幣大小的銀掐絲袖扣是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賽拉西送給周恩來的。面積最大的是南斯拉夫贈送的一個2平方米左右大的壁毯。無論是非洲的木雕、歐洲的瓷器、日本的“七寶燒”,還是阿拉伯的彎刀,件件做工考究,精美絕倫。
國際友誼博物館國禮研究中心馬先軍主任介紹,能當“國禮”送出的,都能代表本民族傳統文化、代表本國特色工藝最高水平的工藝品,用料講究,相當貴重。
在這些展品中,1961年9月尼泊爾國王送給周恩來的“銀浮雕濕婆廟掛屏”,上面至少有5個“國字號”:國王送的“國禮”;上面的圖案中包含尼泊爾國教大神的化身像、國花、國鳥、護國神廟模型。
見證外交成就
這次展出的“國禮”,代表著各國人民對周恩來總理的崇高敬意。
馬先軍說,蘇丹喀土穆市政委員會主席阿卜杜勒贈送的首尾相連的“透雕九象”,是用象牙雕成的;加蓬總統送的“雙面人頭鳥”,是用石頭雕成的;阿爾巴尼亞政府送的《頂水婦女像》,是用麥秸做成的……不管用什么材質,每一件國禮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他介紹,銅鍍金雕花盤是周恩來總理1963年底至1964年初出訪非洲十國時,突尼斯總統布爾吉巴贈送的禮品,是“停機加油”的意外收獲。當時,按照中國代表團的行程安排,專機必須中途加油。因此中方向突尼斯發(fā)函,希望在突尼斯境內停機加油。突方同意了中國方面的要求,并希望中國代表團能將“停機加油”升級為正式訪問。中國代表團正式訪問突尼斯時,突尼斯總統向周總理贈送了這一花盤。
記者注意到一份特殊禮物——1972年尼克松訪華時送的一張他本人的簽名照片。油畫質地的照片,現在看來依然色彩鮮艷。在照片的銀框上,有一個總統的徽章,還用英文寫著“謹贈周恩來總理,祝您和中國人民幸福安康!”尼克松的禮品,是中美破冰的見證。中美兩國能跨越世界上最遼闊的海洋,實現歷史性握手,周總理的“乒乓外交”功不可沒。
展品中的乒乓球拍揭示周恩來“乒乓外交”在中美外交破冰中的重要作用。這副深藍色的球拍,中心圖案是一只銜著橄欖枝的和平鴿,上面用英文寫著“和平時代”。1972年10月,美國商人霍弗把球拍贈送給周恩來,表達他對周恩來成功“導演”“乒乓外交”的敬意。
全部交給國家
2月26日,周恩來的侄子周秉鈞在展覽開幕式上說,周恩來收到的“國禮”上千件(套),不少禮品上刻有周恩來名字,但周恩來自己一件都沒留,全部交公。
故鄉(xiāng)人民在參觀這些“國禮”時,更增加了對周總理的敬仰和愛戴。
淮安市委書記丁解民在參觀時說,周恩來總理的高尚品德和黨性修養(yǎng)為后人樹立了光輝榜樣,是人民心中不朽的豐碑,不僅得到我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愛戴,而且在全世界享有崇高威望。他的思想、作風和品格,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