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記載定窯瓷器的一個品種。明曹昭《格古要論》卷七《彭窯》載:“元朝戧金匠彭均寶,效古定瓷制折腰樣者,甚整齊,故名曰彭窯,土脈細,白者與定器相似,比青口欠滋潤,極脆,不甚值錢。賣骨董者稱為新定器……”考古工作者根據(jù)曹昭的敘述,在山西霍縣陳村發(fā)現(xiàn)規(guī)模巨大的瓷窯遺址,在斷崖上發(fā)現(xiàn)很厚的廢棄物堆積,證實這個瓷窯確實學習定窯工藝風格。生產(chǎn)出大量白瓷。新定器主要器物有碗、盤、杯、高足杯、高足碗、盞托、折腰碗、缽等,胎體很薄,造型精巧,彩用輪制成型,器物露胎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細密的輪旋紋,說明成型工藝相當成熟。白釉有的很白,有的白中泛黃,有的白中泛灰。胎釉密合很佳,沒有剝釉現(xiàn)象,白而細的白瓷施有化妝土。入窯焙燒時,有像定窯一樣用支圈覆燒的,也有用細小支釘墊在底足部位裝入匣缽的。根據(jù)出土實物分析,霍窯從金代開始生產(chǎn),因為白瓷托盞和高足杯有明顯的金代特征。而大量的白瓷是元代產(chǎn)物,白釉黑花瓷器和琉璃彩釉的半成品則晚至明代;舾G金代開始生產(chǎn),元代很興盛,正如《格古要論》的記載;明代則是霍窯的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