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吉祥:瓷器紋樣之一。由輪、螺、幢、傘蓋、花、瓶、魚、結(jié)(也有的說: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八種吉祥物組成。偶有用火珠狀吉祥物代替其中之一。
2.寶相花:狀如薔薇,形大色麗,花瓣為二或三重,瓣端作三至五份裂開。流行于唐代彩色釉陶器及明、清瓷器上。
3.爆釉:瓷器釉有破損。
4.崩釉:陶瓷制品表面釉層自然的成塊或成片脫落的現(xiàn)象,稱為崩釉或剝釉。
5.束腰:筆筒有束腰的感覺,器皿底部又往往不齊平,自內(nèi)向外傾斜。
6.冰裂紋:紋片的一種,因釉面似冰開裂而得名,其特點是無論角度大小欹斜,均為直線。
7.剝釉:瓷器出窯時,表面局部出現(xiàn)脫釉和滾釉的現(xiàn)象,一般統(tǒng)稱為剝釉。
8.博古紋:博古紋樣常包括一些古董、花瓶、文房四寶以及天文儀器之類的器物。博古紋在明末清初應(yīng)用較多。
9.沖口:瓷器因磕碰而造成口內(nèi)外成一條線的裂痕。
10.燈籠尊:清乾隆時流行,敞口,短頸、,自肩至足直下,形似燈籠而名。以青花、釉里紅、粉彩、爐鈞等品種為常見。
11.法華(法花):陶瓷釉色名。是在琉璃釉制作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的新品種,琉璃釉用鉛作熔劑,法花釉用牙硝作熔劑。創(chuàng)于元代,明中期以后在山西晉南一帶盛行,具有特殊裝飾效果。制作方法采用彩畫中的立粉技術(shù),在陶胎表面,用特制帶管的泥漿袋,勾勒成凹線的紋飾輪廓,然后分別以黃、綠、紫釉料,填出第子和花紋色彩,入窯燒成。
12.梵文:印度古代書面語文字。以梵文書于瓷器作為裝飾題材,盛行明代廟宇供器上,內(nèi)容為佛教經(jīng)文咒語之類。主要是青花品種。
13、福祿吉慶:清代乾隆時期景德鎮(zhèn)官窯粉彩瓷瓶上盛行的吉祥圖案。一般在各種底色上繪蝙蝠、桃、團壽、磬、如意、雙錢、雙魚、e字、盤腸等紋樣,四周輔以規(guī)整的花卉。這些圖案的含義是:蝙蝠--夫;桃--壽;磬--吉慶;雙錢--雙全;魚--有余;e--萬;盤腸--連綿不斷。諧音組成:"福壽吉慶"、"福壽雙全"、"萬事如意"、"吉慶由于"等吉祥語。乾隆以后各朝仍流行這類紋飾。
14、過枝(過墻):自器物內(nèi)(外)墻至外(內(nèi))壁,或器身至器蓋,枝干相連,花葉相屬,渾然一體者稱為"過枝(過墻)"。紋飾常見為:花枝、翠竹、瓜果、桃實等,繪于盤、碟、碗、盞等敞口圓器內(nèi)外,或蓋碗的上下。過枝花紋于明成化年間開始多見,盛行于清雍正、乾隆、道光。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種! 15、海八怪(海獸魚濤):以洶涌波濤作地,繪海馬、獅、象、翼龍和魚等各色海獸魚類奔逐其間。此紋飾始于明宣德朝,以青花與紅彩互為襯托,明代后期采用青花一色繪畫。清代有仿品。
16、后掛彩的瓷器和修復(fù)的唐三彩瓦器,用眼看是不太容易,可是敲敲它,放在耳邊聽聽聲,因為是重?zé)^,聲音發(fā)悶。
17、花押款:在器物底部的圖形標識,始于明中晚期。 18、雞爪紋:指瓷器局部受到點狀沖擊而形成的輻射狀裂紋,裂紋不過胎,多呈黃色,形如雞爪。
19、交泰瓶:清的乾隆朝的特殊制品。傳世品有粉青釉凸花膽式瓶,傅部中間鏤雕成如意頭形,上下兩部胎體互相勾套,可以活動,但有子母扣連接,不能分開,胎際皆涂金。另有黃釉青花器,撇口收頸,扁腹胎體上下兩部鏤以T形隔離套,制作巧妙,又稱"天地交泰瓶"。
20、金絲鐵線:紋片的一種,傳世哥窯瓷器的特殊紋飾,因開片有大小之分,大開片呈深灰色似鐵,小開片呈醬褐色,似金絲線而得名。
21、軍持:亦稱"君持"、"捃稚迦"。梵語"Knudika"的音譯,為佛教僧侶飲水、洗手等的器物,亦為伊斯蘭教徒所用。有銅、鐵、瓷等質(zhì)地。唐代有白釉、青釉制品。宋代亦作插花之用。元、明、清時期極為流行。以江西景德鎮(zhèn)窯和福建德劃窯,晉江磁社窯等產(chǎn)量為大,產(chǎn)品主要銷往南洋各國。元代以敞口、長頸、扁腹、細長管狀流為常見;明、清演變?yōu)槠魃畎趾腿轭^狀流。品種有青花、釉里紅、白釉、綠釉、黃釉等。
22、開片(紋片):瓷器釉層中出現(xiàn)的裂紋。本是瓷器燒成過程中由于胎、釉膨脹系數(shù)不同產(chǎn)生的缺陷,但宋代后開始有意識的在瓷器上用開片作為裝飾。
23、康熙朝凡有二層臺的器物,器折角處應(yīng)極為挺直,有硬折角的感覺,凡折角圓渾者屬后仿。
24、康熙朝盤、碗之類的圈足,除中、晚期的官窯成滾圓的"泥鰍背"狀外,早期的官窯器及絕大多數(shù)民窯器為足壁內(nèi)、外斜削而呈尖狀,且足邊大多有缺損。
25、康熙朝瓶、罐之類的立體器,其器物內(nèi)、外壁的釉色應(yīng)該一致。
26、康熙朝瓶、碗、盤、罐等器底能看到明顯的旋紋痕和點點黑疵。
27、康熙朝器物的雙底足,大多是外圈底足高于內(nèi)圈底足。
28、康熙朝青花的青料周圍有明顯的水印指捺紋。
29、康熙朝人物畫面臉部絕大多數(shù)外斜不正,這是陳老蓮畫人物的風(fēng)格,凡人物臉部正面而規(guī)整者要注意其他各方面的條件。山水畫的山石大多是南宋畫院畫風(fēng)的"劈斧皴",晚期才有"披麻皴"畫法。
30、康熙朝特有器型:觀音尊、棒槌瓶、金鐘杯、笠式碗、鳳尾尊、馬蹄尊等,后世仿品在器型上多少都有不同。
31、康熙朝五彩瓷的彩料周圍,特別是藍彩部分側(cè)視之有蛤蜊光圈。
32、磕碰:指陶瓷器局部被沖擊而殘缺,是成品的硬傷。
33、磕釉:陶瓷器局部被輕微磕碰,釉面?zhèn)倍磦疤ンw。
34、刻瓷:在瓷面上鏨刻出裝飾花紋,有的再在紋痕內(nèi)填以墨或顏色而成。
35、口毛:在器物口沿位置,有爆釉現(xiàn)象。
36、口有崩;在口沿位置,因磕碰等原因形成小缺口。
37、葵口:器口的一種。因口沿呈秋葵花形而得名。碗、盤、碟之類器物均有此口?谘赜谐饰灏昊ㄐ蔚,也有成六瓣花形的。宋代極為流行,明、清景德鎮(zhèn)窯的制品十分精美。
38、順治瓷器多在數(shù)器物的口沿抹上一層淡醬色。
39、順治瓷器胎質(zhì)、釉質(zhì)均較粗,釉色發(fā)青。
40、順治爐一類器物的底足均為餅底實足。
41、順治有的盤底往往有窯裂痕。
42、鐵銹斑(鐵銹花):青代用正、乾隆時期景德鎮(zhèn)生產(chǎn)的一種結(jié)晶釉。如:《陶雅》所載:紫黑色釉,滿現(xiàn)星點,燦爛發(fā)亮,其光如鐵,為鐵銹花。其中的釉料配方主要是含鐵和錳。
43、鐵銹花:指宋、元是北方磁窯生產(chǎn)的,在黑釉質(zhì)上用赭紅色繪畫的瓷器。稱:黑釉鐵銹花。
44、團花:凡成圓形的圖案稱為"團花"。多見團龍、團鶴、團鳳、團螭、團花蝶、團壽等。有青花、釉里紅、五彩、粉彩、斗彩等品種。明代成化、清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上團花十分流行。
45、洗口:器口呈洗形而得名。壺、瓶之類的器物常有此口。
46、洗口瓶:指瓶口似洗口而得名。宋代南北瓷窯多有燒造。器型大體有:洗口、直頸、垂圓腹、圈足;洗口、直頸、折肩、桶式腹、淺圈足;洗口、長頸、扁圓腹、圈足三種。
47、窯傷:棕眼(針孔、針眼、毛孔、豬毛孔、縮釉):是陶瓷制品釉面出現(xiàn)的無釉小孔。陰裂:指有釉蓋沒的坯體裂紋。釉裂:指釉面開裂而坯體未裂。窯裂(窯縫):陶瓷器于出窯前胎體和釉面同時開裂。
48、雍正瓷普遍特征是釉面有桔皮紋。
49、雍正仿永樂、宣德青花器有二個明顯特征:一是施青料,系一筆涂抹,并無永、宣的小筆觸痕;二是用加重點料來冒充永樂、宣德的自然黑鐵斑。
50、雍正仿永樂甜白碗、盤之類器物,器底完全透亮。
51、雍正官窯及民窯精品碗、盤圈足均呈滾圓的"泥鰍背",撫摸之有糯米粉般的細膩感。
52、雍正民窯器瓶、杯、碗的底足高深而外撇,底足無釉而有明顯旋痕。
53、雍正時的器物,除以仿明永樂、宣德及成化瓷為最普遍外,其突出的器型有牛頭尊、貫耳瓶、四聯(lián)瓶、燈籠瓶、如意耳尊、桃洗及高圈足枇杷尊等。
54、雍正碗類有深圈足和大底足的特征,有的口徑與足徑的比例為2:1。
55、永樂青花色澤濃艷,釉層晶瑩肥厚,不好識別是因為有年款的器皿少。
56、炸地:底部有放射性裂紋,且從胎里(外)向外(里)裂通。
57、炸釉:成品的釉面有裂紋或龜裂稱風(fēng)驚、釉驚;坯釉同時開裂稱驚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