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紅釉瓷器與鈷藍釉瓷器燒制成功,也是元代景德鎮(zhèn)的兩個創(chuàng)新品種。為明、清顏色釉瓷器的發(fā)展奠定了技術與物質基礎。
銅紅釉是將氧化銅摻入釉料之中,作為釉施于器物表面,在大窯內燒制而成。而釉里紅是以氧化銅為原料,用筆繪畫于瓷胎上,其上施釉,放入窯內燒制而成的,因此,它是一種釉下彩,兩者是不同的,銅紅釉瓷器與釉里紅一樣不易燒成,發(fā)色往往為紫紅色、褐紫色,鮮紅色者很少見。另一種銅紅釉加印花裝飾的品種就更為罕見。傳世的只有一種盤,盤里印云龍紋裝飾,制作精湛,器底一般無釉,俗稱砂底。
鈷藍釉瓷器與銅紅釉瓷器在制作工藝上完全相同,只是它們的著色原料不同。鈷藍釉是將氧化鈷料摻入釉中,施于器物的表面,放入大窯內燒造而成。鈷藍釉瓷器燒成較為容易,流傳于世的較銅紅釉瓷器為多。除了一種印花云龍紋器外,還有一種藍釉上再描金花的做法,俗稱藍釉描金,如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窯藏出土者就是一例。其制作非常精致,在傳世瓷器中極為罕見。
藍釉白花瓷器也是這時期的重要創(chuàng)造。有藍地白龍梅瓶,有藍地白龍紋盤,其特點是藍白色彩對比強烈,白龍細部用劃花描繪使其具有立體之感。它與青花瓷器的白地藍花的做法正相反,別具一格,收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