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窯加工釉料的石臼
專家解秘被遺忘的三百年
華龍網訊(記者 夏婧) 300多年前,祖籍福建汀州的瓷器藝人江家三兄弟,帶著父親的遺骨,偕同老母,隨著浩蕩的移民隊伍來到了當時的四川,在重慶巴縣白崖鎮(zhèn)(今雙碑地區(qū))定居,從此以生產瓷器為生。“這個微小的歷史細節(jié),卻成就了今日的著名古鎮(zhèn)磁器口。”昨日,重慶市考古所所長助理林必忠披露,根據近年的實物發(fā)掘與典籍文獻結合,磁器口的數百年瓷器興衰史逐漸清晰———先民從歌樂山山麓青草坡采集原材料,瓷器成品在雙碑裝船,再到磁器口進行商業(yè)分配,最后銷往各地。
落戶青草坡
許多年來,考古專家林必忠內心始終有個遺憾———雖然人們對重慶著名古鎮(zhèn)磁器口歷史、建筑、名特產品及風土人情都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對磁器口最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載體瓷器卻涉獵甚少。
實際上,磁器口瓷器的生產基地青草坡,一度壟斷重慶瓷器市場的江氏家族,都在磁器口歷史上寫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磁器口的建鎮(zhèn)、興盛與衰敗,都與瓷器的生產與銷售相始終。至今,磁器口的街道格局,生活習俗及意識形態(tài)上,還殘留著瓷器史的痕跡。
林必忠說,擁有窯白瓷和青花瓷傳統(tǒng)工藝的福建江氏三兄弟之所以選擇在沙坪壩青草坡落戶,是因為看中了這里具備瓷土、燃料、水源與交通便利的優(yōu)勢。
還原制瓷場景
根據林必忠的描述,300年前的江家制瓷場景被一一還原:在沙坪壩青草坡落戶后,三兄弟中的老二江生鮮重操福建舊業(yè),設置窯場作坊,開設碗廠,燒制民間生活用瓷器。由于福建瓷器在工藝上要求較嚴,制作精細,很快得到附近新移民的認可,逐漸形成三十余名工作人員的規(guī)模。江生鮮共執(zhí)掌碗廠十八、九年,開創(chuàng)了繁榮磁器口的沙坪窯制瓷。
與此同時,江生鮮的大哥江生禮在璧山接龍鄉(xiāng)陰陽溝設置窯場作坊,開設碗廠;三弟江生鮑也在北碚東陽鎮(zhèn)開設碗廠,幾乎覆蓋了當時重慶的瓷器市場。
在江氏家族制瓷工藝的影響下,其他移民也竟相仿效燒造,形成了產、運、銷一條龍的陶瓷產業(yè)。從這一時期開始,磁器口開始變?yōu)榱舜|民間生活用瓷器的重要中轉站,鼎盛時期,制作、銷售瓷器的雇傭工人就有數千。
“傳說江氏家族制定了‘下雨打爛碗要賠,天晴打爛碗不賠’的運瓷行規(guī)。與傳統(tǒng)思維不一樣,江家認為天晴的時候,運送瓷器的工人跑得很快,摔碎了瓷器就可以不賠錢;但是越是雨天越是該小心的時候,卻摔碎了瓷器,工人就必須賠錢了。”林必忠說,這些流傳下來的規(guī)矩,都見證了當時磁器口瓷器業(yè)的興盛。
瓷器曾是高消耗品
在研究中,林必忠還發(fā)現(xiàn),歷年來的考古發(fā)掘證實清墓所流行的“瓷碗槨”,讓瓷器成為了當時民間的高消耗品,特別是經過磁器口中轉的沙坪窯瓷碗,十分受市場歡迎。幾年前,考古工作者發(fā)掘北部新區(qū)的一座清代牌坊墳,發(fā)現(xiàn)上萬個精致的青花瓷碗用特制的糯米漿粘在一起,形成三層拱形“蓋子”蓋在棺木外面。這樣堅固的墓,連用打石頭的鏨子也不能把瓷碗撬開。
清代生活用品與墓葬瓷器的高消耗迅速拉動了磁器口瓷器業(yè)的興盛。到江家制瓷第六代,十六歲的江瑞鏞接手青草坡窯場作坊和碗廠時:一口窯爐,每窯每次可燒1500副碗具,每月可以燒4窯左右,每年總共能燒七八萬副,約七、八十萬個碗。
建國初年,江家第八代傳人把碗廠交給工人后,因各種原因最終消失,磁器口的瓷器之名,也漸漸被人淡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