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鑒定中,首要的一項是造型的鑒定。孫瀛洲先生在《鑒定瓷器的要領(lǐng)》中說:"造型是鑒定瓷器的重要依據(jù)……一般說來陶瓷器在紋飾、胎釉等方面均能體現(xiàn)各時代的特征,但造型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所以若能善于識別其形狀和神態(tài),就可以在鑒定工作中掌握一種比較可靠的方法。"所有的古陶瓷鑒定家都把造型鑒定列為鑒定的第一要素。造型鑒定,在對元代以前陶瓷器的真?zhèn)、時代鑒別中尤為重要。到明清時期,由于陶瓷器的多樣化、產(chǎn)地化擴大等原因,造型鑒定雖然為首要因素,紋飾彩釉的重要性比較元以前重要些,在劃分時代的鑒別上,有些情況下要造型、紋飾并重,尤其是在劃分較細的時代,如某一朝的早、中、晚期時。這點是要注意的。
古陶瓷鑒定專家們積數(shù)十年之經(jīng)驗,總結(jié)出造型鑒定的要決是: 首看總體風(fēng)格 詳察局部變化
1.我國古陶瓷的時代總體風(fēng)格 商周:幼稚粗糙--保持了陶器的特征,式樣(器形)很少,不太規(guī)整。此時原始瓷多仿陶器造型。 春秋戰(zhàn)國:剛勁古樸--多仿青銅器。 東漢:簡單粗疏--青瓷剛剛成熟,品種少,質(zhì)量(胎、釉等)還差。 南北朝:西晉--渾園矮胖,許多器物仿動物造型,仿其他質(zhì)料的實用器物,如仿漆器、銅器等,陶瓷明器更是如此。 東晉:秀骨清象,比西晉瘦長。這個風(fēng)格從南朝直至隋代。 唐:渾園飽滿--顯出勃勃生機 宋:修長輕盈--優(yōu)美清新、秀麗典雅,有些地方顯得精細入微。 元:厚重粗獷--質(zhì)樸無華,有些則近乎草率了。 明:敦厚古樸--有唐宋遺風(fēng)。 清:輕盈新穎--特別注重創(chuàng)新,因而器型秀麗多姿。 認(rèn)識以上這些古陶瓷器的時代總體風(fēng)格,有助于我們在鑒定時首先把握住一件器物的在造型上反映出來的時代界線,即人們常說的大致范圍,上線下線。因為各時期總體風(fēng)格的形成,是跟那時期的經(jīng)濟、文化密切相關(guān)的,是受那些時期經(jīng)濟文化,特別是文化中的哲學(xué)、宗教、文學(xué)藝術(shù)、美學(xué)等意識形態(tài)的制約,是時代的產(chǎn)物,是統(tǒng)治階級,統(tǒng)治民族的意志的反映。有些時代,封建帝王個人的愛好(修養(yǎng)、興趣乃至個性等)就會決定一個時代陶瓷器總體風(fēng)格的形成。如北宋政和、宣和年間,宋徽宗趙潔的很高文化素養(yǎng),深愛文學(xué)藝術(shù),尤長書法繪畫的氣質(zhì)、個性,就影響到當(dāng)代瓷器總體風(fēng)格的秀麗典雅。明嘉靖帝崇奉道教,此時瓷器風(fēng)格多與道教相關(guān)。清雍正帝好古,時仿古瓷大為成功。乾隆好大喜功,意識比較開放,乾隆朝瓷器風(fēng)格多創(chuàng)新、奇特、多洋味,等等。
2.具有時代特征的器物造型舉例 虎子:僅見于六朝。三國時器身為較短的蠶繭形,提梁作奔虎狀。西晉時器身變得較長,整個器形作臥虎形。東晉以后,器身多簡化成園筒形(橫筒狀)。 谷倉罐:又稱魂瓶,三國、西晉時矮胖粗大,上部堆塑復(fù)雜,樓閣、人物、鳥獸眾多。東晉時變得較為修長。東晉后一度消失。到宋代,又大量出現(xiàn)形體更為修長輕盈、形式上邁寶塔的魂瓶,但上面大多堆塑十二生肖像,極少見樓閣鳥獸。品種也由南北朝時的青瓷,變成青白瓷、白瓷。明代一些地區(qū),魂瓶更簡化為形體修長的帶蓋罐(有些人叫做骨灰罐,并不全對,因為有些罐里就裝谷物),罐身多堆塑朗龍等,多為釉陶器。 蓮花尊:僅見于南北朝后期,上面堆塑、緩雕裝飾繁復(fù),工藝水平很高,青釉厚潤。有 人認(rèn)為它可能是南北朝前期谷倉罐的發(fā)展。(圖一)
高足盤:首見于隋,有人按古時稱謂把它叫淺盤圈足豆。隋代高足盤里心平坦、圈足大而高。盤壁較直,較淺,里心多團形小印花(朵花紋)及陰刻圈紋。全為青瓷。清代中晚期高足盤又突然多起來,但與隋代大不相同:盤壁弧,多花口,高足成喇叭狀柱足,高,足徑較小。品種多為青花、粉彩等。雖同為高足盤,但二者在造型風(fēng)格上迥然不同,沒有淵源關(guān)系,清代高足盤由無明高足杯、碗引發(fā)而來。 鳳頭壺:唐代有三彩,青釉鳳頭壺,造型渾厚,有把有蓋,蓋和壺口合做成寫實鳳頭,十分生動。后來代、遼代也有綠釉鳳頭壺,無把天蓋,只在口、頸間誰塑一鳳頭作裝飾,與唐代鳳頭壺不可同日而語。(圖二)
盒子:始于隋唐。隋及唐代前期器形較小,器身較高(相對而言,即盒徑與高之比值較小),呈扁圓形,多素面。中唐以后,器形變大(身加高,徑也增大),出現(xiàn)刻花、劃花盒面。這之前,盒子是作為盛化妝品用的。宋代盒子造形多樣,盒徑較大而身較矮(徑與高之比較大),盒面裝飾多而精,品種亦由單一青瓷發(fā)展到有青瓷、青白瓷,由一格盒發(fā)展到多格盒,用途也多樣些,發(fā)展到除粉盒外還有鏡盒、藥盒。 注子注碗:這種品形僅流行于五代、北宋,之后極少見。(圖三)
枕:最早見于隋,唐代才大量生產(chǎn)使用,唐代的瓷枕體形小而樣式較少。各種形式的枕,長一般在15厘米左右。宋代瓷枕樣式多,形體變得大些,一般長20-30厘米。元枕形體更大,一般長40厘米左右。明以后,日用者少,多作明器--壽枕,形體大而制作較粗糙,多作成沈面深深下弧凹進的形式。 關(guān)于我國歷代陶瓷杭的有關(guān)問題,范冬青先生在《上海博物館集刊》第四期(1987年)上有一篇論文《陶瓷枕略論》討論較詳,且繪有各時期各種形式枕的演變圖,較有利于我們對此種器物的鑒定,特附于此供參考。
(圖四、五、六)
圖四圖五
圖六
梅瓶:其造型特點是小口,短頸,肩以下收斂,橢腹,形體修長。為什么稱之為梅瓶,其說雖多,但難以令人信服,比如一種說法是其口小,僅能插一枝梅花,故名。這同古器命名規(guī)律不相符合。許多學(xué)者已經(jīng)指出,這種瓶應(yīng)叫"經(jīng)瓶"。宋趙德鱗《侯鰭錄》:"陶人之力器,有酒經(jīng)焉,(晉安人盛酒以瓦壺,其制小頸,環(huán)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饋人牲,兼以酒置,書之"酒一經(jīng)",或徑至五經(jīng)焉。"這才符合此器用途--酒器及命名習(xí)慣。宋代經(jīng)瓶多為鴨蛋形,腹較豐,有的小口為洗口,整個形體秀長優(yōu)美。金、南宋時期多為窄肩、瘦長的雞腿式。到元代,經(jīng)瓶多為豐肩,園腹,帶蓋,有的蓋成鐘形,中有管住形子口,使用時可倒過當(dāng)酒杯用。明清經(jīng)瓶多抬肩,最大腹徑上移至肩以下,腹瘦,
多有蓋,形體笨拙,上大下小,遠不及宋代的造型輕盈秀美。(圖七) 帶座瓶:南宋出現(xiàn),以元代為多,造型粗獷,形制大小皆有,此為元代瓷器一個顯著特點,品種大多數(shù)為青白瓷,也有樞府釉者。 爐:宋、元時多,以宋代的爐造型多樣,品種豐富,我們前面介紹的宋代瓷器造型圖之圖30就是宋代爐類。現(xiàn)舉二式以比較宋元爐造型上的差別。 鬲式爐:宋代爐身較高,足瘦長,鼓腹。元代爐身較矮,足粗而短,且靠近腹中部、鼓腹。 鼎式爐:宋代鼎式爐造型優(yōu)美,線條圓潤流暢,足多為柱足。元代鼎式爐造型生硬,線條呆板,耳僵硬如板,足多為獸足。 荷葉蓋罐;南宋已有,元代最為典型,明以后漸消失,代之以將軍罐之類。荷葉蓋罐造形上的特點是直口,直須短,豐肩鼓腹,罐身敦厚飽滿。蓋似荷葉覆子蓋口上,故名。蓋紐多作如意形或事養(yǎng)形。品種有青瓷(龍泉窯最好),青花等。(圖八) 高足杯:元代興起并最常見器物。這可能是為適應(yīng)蒙古族席地而坐的風(fēng)俗習(xí)慣而興起的。元代的高足杯四微撇,腹下部豐滿。高足較直,足下部微撇,多有竹節(jié)紋。品種有黑釉、青釉、青花等。明代高足杯口撇,足略成長喇叭形,看起穩(wěn)度比元代大。清代則多高足碗、盤,高足杯不多見。明代高足杯品種多樣,清代高足碗盤以青花、粉彩器為多。 硯 六朝時,硯足較少,多為三足或五足。足多為獸形或獸蹄形(獸形較早,蹄形較晚),硯面較平。 隋唐時的硯,足明顯增多,十多個為常見,也有近二十個的。硯面隆起,硯中部與硯墻間形成一圈凹槽,稱為硯槽。 五代宋時的硯,足大大增多,成一圈,有的把足端用一圈連起來,形成柵欄式圈足。硯的形式也多樣,不光圓形,也有箕形等。 明清時期,除石硯大為興盛外,陶瓷硯、金銀硯也不少。就陶瓷硯講,數(shù)量比唐宋時大大減少,形式卻比較豐富,有鼓形硯,箕形硯等。許多造形美觀,彩釉鮮明,圖案紋飾豐富的硯并不是為了適用,而是為了觀賞、陳設(shè)。 軍持,又名軍墀,君遲、群持、捃稚迦,一種盛水器,瓶類,有些書上就稱之為凈瓶。是一種外來文化器物,我國唐代以后南北方窯均大量生產(chǎn),也大量出口,作為云游僧人,伊斯蘭教徒盛水用。這種器物在我國陶瓷業(yè)中,生產(chǎn)時間上千年,南北窯都產(chǎn),品種豐富,時代特征鮮明,我們不妨將它作為器物造型鑒定的典型,在這里略為詳細介紹。(下面的材料據(jù)中國古陶瓷研究會、中國古外銷陶瓷研究會編《古陶瓷研究》第一輯所刊李知宴、黃寶玲《關(guān)于軍持的幾個問題》,1982年) 軍持造型的基本特征是:長頸,頸上部突出一條寬棱,肩部和腹部豐滿,肩、腹之間置流,無柄,平底。各時期的軍持造型上有明顯不同: 唐代:腹部比較飽滿,流短,流與頸間夾角很小,兩者基本平行。各窯的產(chǎn)品形體上差別很大。 北宋:腹體比較瘦長清秀。流比較短,流與頸間角仍比較小,約為20-30度,但比唐代的角度已變大。各窯產(chǎn)品變化多,差異大。 南宋:腹部較為鼓園,或扁園,頸變粗,流與頸間角增大到35-45度。各窯所產(chǎn)形體差別較小,同密所產(chǎn)基本一致。 元代;腹部以扁園為主,頸也粗短,流變得細長,流、頸間夾角進一步擴大,約45-60度。形體差異更小。 明清:形體大體一致,腹部鼓園,直頸較粗短,流為豐滿的乳房狀,流尖端園滑。(見圖九。) 唐宋至明清軍持這種器物的顯著的發(fā)展變化,最能說明古陶瓷造型隨時代不同而變化的特點了。時代不同,器物造型變化如此劇烈,如不把握此種器形的基本特征,很難把宋代軍持和明清軍持視為同一種器物。這也正好表明掌握各時代器物造型特征在鑒定時代中的重要作用。 壁瓶:明代后期出現(xiàn),清代增多。清代前期、中期多為半邊瓶的形式,晚清多仿動物(如蟹、魚等)、植物(如白菜、茄等)的造型,亦多有時代特色。 帽筒:清中葉嘉慶時出現(xiàn),多為單個,圓筒形,按海棠形孔多個。清末民初多成對生產(chǎn),形式上除圓筒形外,有節(jié)竹形、六方往形等,多為陳設(shè)觀賞品。 套杯:大小十個、十二個成套,乾隆后出現(xiàn),清末大盛,以道光窯質(zhì)量較好。 全盤、金碗(攢盤、攢碗):幾件造型各異的盤或碗,拼組成一套長方形或方形(為主)組合盤、碗,有的還能組合成花形。此種器形明末即已有之,康熙、乾隆時盛行。清末又大盛,但造型不規(guī)整,瓷質(zhì)粗劣,繪畫草率。此種碗、盤一般都有一個漆盒,或皮盒、木盒包裝。 三、器物局部變化的時代特征舉例 1.碗、盤的足 六朝:平底、實心餅形內(nèi)凹,較大。 唐:早期承六朝特征,實心餅形,但大而平,足底有螺旋紋。中期出現(xiàn)壁形足,愈往后足端愈窄,向環(huán)形發(fā)展,到晚唐五代成定留足形,稱為玉環(huán)足。 北宋早期:高留足,足徑較小,足墻很薄。 北宋中、后期:小底淺圈足,足徑與口徑之比一般為1:0.26,因腹壁斜直,形似一個倒立的斗笠,所以叫"斗笠碗"。 南宋:典型的留足--足墻較矮、較厚,足徑較大。 元:典型的元代留足是一種足壁厚,足徑較小,足端平削,足底有雞心點(文有人叫它乳突壯突起)圈足。在南宋末、元初又出現(xiàn)一種餅形足,這種足不同于唐初瓶形足,足徑很小,足中心有一小圓圈,圈外有螺施紋。 有人以景德鎮(zhèn)湖田窯碗的足部的變化列了一個圖表,以此來代表五代至宋元碗的局部變化規(guī)律,很有參考作用,轉(zhuǎn)錄如下。(圖十) 到了明清,器物造型多樣,思想開放,事情就不如我們前面講的時代那么簡單了,幾乎抓不住一個比較明顯的規(guī)律,有時,一個王朝的碗、盤足部變化多達十余種,非常復(fù)雜,足這部分的特征,對于器物時代鑒定的意義就比較不太重要了。 本書圖39列有永樂、宣德、康熙器足示意圖,可供鑒定參考。 明、清的官窯瓷器,足背皆削得滾圓,以雍正器最典型,足背圓滑光潤,俗稱"泥鰍背"。民窯器就不這么工細了,足背明代器較尖,清代較平。清代晚期器的足背尤平的多,削線整齊可見。 由于自我國明代中晚期起(約當(dāng)日本的后柏原天皇永正年間前后),日本多有仿制中國青花、五彩等品種瓷器,除造型、釉色、紋飾等有所不同于中國瓷器的特點外,日本仿品和中國瓷在器足的處理上,工藝是不相同的:日本瓷是在器足削好后再上釉,所以足部釉線模糊不整齊,足跟較粗糙。中國瓷是在上好釉后再削足,所以足部釉線整齊明顯,足跟光滑。 以上所講歷代碗、盤足部的變化,只是每個時代典型的形式。任何事物都是千變?nèi)f化,有很多差異的,上面這些足部特征決不是全部中國陶瓷碗、盤足部的包羅,有很多是沒有可能都講到的,所以我們所講的還要請讀者來補充,增添新內(nèi)容。下面講的內(nèi)容,情況也是如此。
2.碗、盤口部、腹部 六朝:前期為大而圓的敞口,后期圓口微敞。六朝前期、后期的碗、盤腹均為斜弧腹,較淺。 隋、初唐:圓口,深腹較直,有些碗腹近似盅形。 中唐:有兩種形式,一種為圓口微撇,弧腹,一種為圓口斜直腹,斜度約為45度,稱做成45度斜出。 晚唐、五代:多為花口(又有荷口、海棠口、葵口或菊瓣口等之分),瓜瓣腹(又有四出、五出、六出之分,及凸線、凹線之別)。 北宋:多花口斜直腹,這以斗笠碗為典型。 南宋:多芒口器。 江西景德鎮(zhèn)陶瓷館的黃云鵬先生,就景德鎮(zhèn)窯宋代到元代碗類造型各局部的變化特征,進行了深入研究,列出一個示意表。雖然如前所述這僅是一個地區(qū)一個時代的特點,但有典型性、代表性,所以抄錄于下,可作鑒定宋代碗類時代鑒定參考。 變化情況 北宋初 北宋中 北宋晚 南宋初 南宋中 南宋晚 元 圈足 高低 低 高 假圈足 徑 大 小 小 壁厚 厚 薄 薄 深度 深 更深 淺 淺 假圈足 壁厚度 厚 薄 薄 薄 唇口 多 少 高 矮 高 稍矮 芒口 無 無 少 多 多 裝飾 印花 無 無 少 多 多 刻花 無 少 多 少 少 (注:箭頭所示為變化漸進過程)
表十四 景德鎮(zhèn)窯宋代碗類造型變化表
元代以后,碗、盤口、腹部變化太復(fù)雜,太多,不可能用較為簡單的文字予以歸納。 壺、瓶的腹 六朝:前期,渾圓短胖,重心偏上 后期,形體略瘦,重心偏下 隋:形體修長,重心在中、下部。 唐:渾圓飽滿。 晚唐、五代:多為瓜形腹。 宋以后,壺的腹變化多樣,形式增多,每個時期都有多種造型,每一種又有不同制式,不能用一兩句話簡明的概括。尤其是明、清時期,許多器的造型著意仿古,更是花樣翻新。但我們可以從造型的其他方面來觀察、鑒別。 壺流 西晉:多為較寫實的雞首或羊首,實心、只作裝飾,不能實用。流的位置在肩上靠近頸部。因為較為寫實,所以流也短。 東晉南朝:仍為比較寫實的雞首、羊首,但逐漸變成空心,成為真正的流,既起裝飾作用,也有實用意義。流的位置漸漸向肩部外沿移動,距頸漸遠。 唐;雞首壺消失,壺流為短直流,即流口大大低于壺口。流的形狀多為六方或八方形,流中空,名副其實。這時的壺的正式名稱為注子(或叫執(zhí)壺)。 五代、北宋:流漸長,成營狀曲流或直流。 元、明:一般為長曲流,流口與壺口平齊,流的曲線十分優(yōu)美,又成為既實用又有裝飾性的部件。 不言而喻,同明、清壺、瓶腹部的情況一樣,明、清時期的壺流也多種多樣,正與壺身的多樣同步,構(gòu)成此時變化多端的壺的一個組成部份,亦不是三言兩語所能概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