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未年,流寇四起,李自成率農民軍殺入京城,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吳三桂引滿清之兵入關,至此滿清統(tǒng)治開始,長達二百余年。
清代瓷器,仍以景德鎮(zhèn)為中心。在明未連年混戰(zhàn)當中,景德鎮(zhèn)也受到嚴重損壞,窯場凋零,匠人四散。直到清順治十一年才恢復生產,景德鎮(zhèn)復為御窯廠。這一時期的產品有明顯的過渡時期特征。胎體比較厚重,制作略顯粗糙,一般底部斜削草率,還粘有砂粒。器物沿口部分施醬黃釉,深淺不一,呈黃褐色,為順治時期的重要特征。
康熙時期,逐步將景德鎮(zhèn)的御窯廠恢復完善,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比前代還略有進步,所以有人認為清代的陶瓷,應從康熙時期開始計算。這一時期在整個清代瓷器發(fā)展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滴跏吣,派內務府官員至景德鎮(zhèn),駐廠督造,并開創(chuàng)了以督窯官姓氏稱呼官窯的先例,比如具有代表當時制瓷水平的“臧窯”、“郎窯”等。
康熙瓷器品種繁多,千姿百態(tài),造型普遍古拙,胎體比較厚重,同樣大小的器物,要比清朝其它時期的器物要重些。較大型作品采用分段成型整體組合的技法,修胎工藝精細,交接處不留痕跡?滴跷宀实闹饕伾屑t、黃、紫、綠、藍、黑等,很少用青花,描繪精致;另一特征是在康熙后期的作品中,人物面部只用輪廓勾出而不填彩。
模仿前代名瓷也是這一時期的生產特點。如在造型上模仿古代銅器,在風格特點上模仿各大名窯的釉色紋飾等。這種模仿,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多種顏色釉的出現(xiàn),如“臧窯”出產的蛇皮綠、鱔魚黃、吉翠、澆黃等等?滴跛氖哪辏释O任江西巡撫,兼管窯務,史稱“郎窯”。在其任職期間,大力推動瓷器革新,豇豆紅、郎窯紅、胭脂紅、祭紅、灑藍、瓜皮綠、孔雀藍、豆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