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末,“電盈”的股票收于5.05港元,其累計超額收益率在上一個交易年度達到-108%,從合并之日起雙雙下挫超過80%.如果股東們(包括C&W的股東)有權重新選擇,估計他們會作出不同的選擇!
從“電盈”或者李澤楷的觀點看,情況則恰恰相反:這是一筆奇妙而精彩的交易。李澤楷用他的泡沫股票去購買香港的貴重資產之一,由于他精明的生意頭腦和出色的財務技巧,他還得到了更多的信用!秮喼拗芸愤x他為2000年亞洲最佳商人。“金融亞洲”網站(FinanceAsia.com)也選他的120億美元貸款為年度最佳交易和最佳財團貸款,而“香港電訊”并購則為2000年度最佳并購。
盡管如此,李澤楷在一個電視節(jié)目中仍這樣評論其“電盈”股價:“小投資者應該小心—沒有人能控制股價,我們作為管理層只能做到在世界市場的起伏中表現(xiàn)得好一些。”他還評論道:“2000年整個股市3月份(股價)都過高,而目前,卻又過低。”
然而,“盈動”的股票飚升是在合并公告前后的2月份,而非3月份納斯達克指數(shù)真正處于頂峰的時候。圖10顯示了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盈動”的股價和交易量。其股價在1999年12月之前在7港元以下漲落,2000年10月中旬以后也是在7港元以下漲落。
圖11顯示了自1999年5月5日(“得信佳”被“太平洋世紀集團”接掌的日子)到2000年12月“盈動”的累計超額收益率。
追溯到1999年底,在低于2%很長一段時期后,“盈動”的超額收益率突然于1999年12月10日飚升至9%,爾后穩(wěn)步上升,于1999年12月22日達到46%.伴隨著與微軟進行股票置換和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傳言,1999年12月23日股價突然從11港元跳升到15.6港元,超額收益率和累計超額收益率也隨之達到41%和87%.股票交易量飛速上升到50億港元,是1999年12月22日 16億港元的3倍,在1999年11月日均交易量僅為4億港元左右。其中百富勤被發(fā)現(xiàn)是2000年12月23日“盈動”股票活躍的交易者之一。
雖然“盈動”公告,傳言歸傳言,與微軟的股票置換和納市上市不會實現(xiàn),但其股價和累計超額收益率卻沒有走低,相反還持續(xù)走高至2000年2月中旬公告合并提議之時,累計超額收益率在公告前達到115%,在2000年2月15日公告之后處于126%的水平上。
在各類文章和亮相中,李澤楷和袁天凡均證實,自2000年1月24日以來認真研究過合并的問題。如所言屬實,當“新加坡電訊”與“香港電訊”的合并于2000年1月24日廣而告知的時候,“盈動”僅用了一個星期(包括農歷新年假期)便完成了于2000年2月12日提交給C&W的提議!
一些文章猜測,“盈動”對合并的研究可溯至2000年1月初。“盈動”雖沒有證實這一點,但提到對“香港電訊”的收購曾經在1999年9月,也就是其股價飚升之前考慮過。袁天凡進一步評論說,那時“香港電訊”對于他們來講太大了,因此他們放棄了這個計劃。
2000年底,“電盈”股價回落至不足7港元的水平,股票日均交易量也恢復到4億港元左右。當然,合并已經完成,但關于與微軟股票置換和納市上市的傳言沒有成為現(xiàn)實。
雖然“香港電訊”和“盈動”的所有股東都可能遭受損失,但李澤楷的財富卻能夠成功地得到維持。在2000年底,其39%的“電盈”權益依然值430億港元,在1999年11月份,其64%的“盈動”股份則僅值390億港幣。盡管互聯(lián)網股票泡沫的破滅可能給許多香港、美國、日本的IT或者非IT巨頭造成打擊,李澤楷則是例外之一,并將繼續(xù)地保有自己的財富。巨頭們也許需要向這位當時的年度交易員學習。
“盈科”管理層堪稱財務專家小組
“盈科動力”及“太平洋世紀集團”創(chuàng)始人、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zhí)行官,李嘉誠次子。1966年出生于香港,在美國受教育,曾在斯坦福大學攻讀計算機工程。
李澤楷是華盛頓戰(zhàn)略及國際學術中心國際評議組、世界經濟論壇、哈佛大學國際發(fā)展中心國際顧問委員會的成員。因其計算機專業(yè)出身,他經常被媒體和公眾稱為“科技小子”。
李澤楷沒有實質性地卷入其父商業(yè)王國的經營,只是從父親那里借錢開始其第一次冒險-運作星視(Star TV),時間為1990年。星視是亞洲首項衛(wèi)星傳輸有線電視服務,在李澤楷的領導下,3年中其在亞洲、中東和歐洲的用戶達到了5300萬。
“星視”是李澤楷第一件杰作,啟動資金1.25億美元,經過3年的經營,以9.5億美元的價格出手給默多克的新聞集團。接著,他運用基金和出售星視的收益成立了“太平洋世紀集團”開展新業(yè)務。獲“數(shù)碼港項目”不久,他接掌了“得信佳”并將之運作成后來的“盈科數(shù)碼動力”。因其杰出的商業(yè)關系和與李嘉誠的血緣關系,他成功地與跨國巨頭英特爾、CMGI和澳大利亞電話公司(Telstra)等結成了戰(zhàn)略伙伴關系,并在一年之內將“香港電訊”并至麾下。
分析家稱“盈動”的管理層是一個財務專家小組。他們已展示出高超的收購技巧,并能夠不露痕跡地控制“盈動”的股價。他們也是投資者投資于“盈動”的主要原因。
袁天凡
“盈動”和“太平洋世紀集團”董事會副主席,于70年代早期畢業(yè)于芝加哥大學,獲經濟學學位。1977年到1985年,他為商業(yè)銀行華得利(Wardley)工作。他在華得利的同事之一是梁伯韜,即現(xiàn)在的“百富勤證券公司”(BNP)董事會副主席。在幾乎所有的股票運作中,百富勤都充當了“盈動”的代理人。
袁天凡1986年是“花旗集團香港公司”的管理董事,1987年被指定為倫敦董事會成員。1988年,他成為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的首席執(zhí)行官,負責1987年股災后的改革。1992年到1994年,他是納斯達克國際市場顧問委員會的成員。1994年他丟下了在投資銀行和財務領域成功建立起來的事業(yè),于1996年加盟“太平洋世紀集團”,不過那時該集團還只是新加坡一家小集團而已。
被稱為另類交易員的袁天凡,其熟練的融資和收購技巧也是值得信賴的。市場相信,“盈動”和“太平洋世紀集團”所有的融資和收購條約在得到最終批準之前,必最后經他修改。有人甚至猜測“盈動”與“香港電訊”的合并最初就是由他提出來的。李澤楷對此加以否認,但他仍然對袁天凡48小時內籌措收購“香港電訊”巨額貸款的技巧表示贊賞。
杜彼得(Peter To)
“盈動”董事會副主席,英國特許住宅協(xié)會會員及香港住宅協(xié)會會員。1997年加盟太平洋世紀集團之前,他為“和記黃埔地產集團”效力了14年,是其管理董事。在房地產項目開發(fā)、營銷和管理方面具有極其豐富的經驗,現(xiàn)在負責“盈動”和“數(shù)碼港項目”的房地產開發(fā)業(yè)務。
亞歷山大·阿雷納(Alexander Arena)
“盈動”管理董事。他于澳大利亞獲得電子工程和MBA學位。
從一位實干的無線電通訊工程師到電訊政策的制定者,阿雷納已經是澳大利亞電訊當局4年的成員了。然后,他被招募到香港為香港電訊領域的自由化改革制訂計劃并加以實施。從1993年到1997年,他是香港電訊當局辦公室的電訊總導演,并且是廣播當局的一員。在加盟“太平洋世紀集團”之前,他仍然是香港特區(qū)政府的一位特別政策顧問。1998年,他加入“太平洋世紀集團”-那時尚無任何電訊業(yè)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