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xiàn)場
頗具唐代風格的雙系青瓷罐
玉璧形碗底,這是中唐盛行的工藝
頗具晚唐風格的雙系青瓷壺
在距景鷹(景德鎮(zhèn)至鷹潭)高速公路主干道直線距離300米的余干縣黃金埠劉家山中晚唐青瓷窯址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余干縣博物館聯(lián)合,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搶救性發(fā)掘出1000多件民用青瓷實物及各類支燒器具,為研究唐代青花瓷燒制及江西青瓷窯業(yè)與吳越、荊楚文化開啟了一扇“窗口”。
窯址出土實物多具中晚唐特征
劉家山窯是一個生產民用青瓷器的龍窯,從該窯的窯業(yè)堆積層,發(fā)掘出許多器形相對完整的碗、盤、碟、盆、缽、罐、壺、碗臺及各類支燒具,其中包括雙系青瓷盆口壺、雙系青瓷罐等。根據器物的形制、燒造工藝等的分析,著名古陶瓷研究專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余家棟及其他專家,給這些青瓷器物斷定了年代——中晚唐。
5月24日,余家棟隨手從考古工地上拿起一個雙系盆口壺,對記者說,雙系(系指半環(huán)紐)是唐代的作風,茶酒器的直短流(即壺嘴),也屬唐瓷器的典型風格,到了五代、宋朝,壺嘴就變得長且彎了。從清洗過的標本中,有專家拿起一個青瓷碗說,看來這個窯的斷代還可以向前推移到中唐。余家棟指著碗底說,這是玉璧形(古銅錢形狀)碗底,屬中唐盛行的燒瓷工藝。許多青瓷碗內,有五個呈梅花狀的褐色點彩。專家說這是襯塊支燒(為了使窯品能充分受熱)留下的,五個點彩屬中唐時期的燒制水平,如果到了10個點彩,那就屬五代的水平。
在挖掘青瓷窯品過程中,工作人員還發(fā)現(xiàn)了一塊方形多足硯臺,上刻花紋。專家稱目前出土的硯臺,唐硯為圓形,宋硯為方形。從這點上看,方硯制造年代有望提前。此外,窯內發(fā)掘出盛行于南朝的網錢狀窯磚,專家稱劉家山窯的建窯上限可以到南朝。
青瓷燒制江西體系再添新證
談起青瓷,人們多會想起浙江越窯——中國青瓷燒制發(fā)源地之一。劉家窯出土的青瓷,其釉色、施釉工藝、燒造工藝,進一步證明了江西存在著與越窯在中晚唐五代鼎盛時期相近似的青瓷生產體系。
青瓷器是指因釉料中所含的鐵元素經過高溫燒造后,釉面呈青綠色或青黃色的瓷器。其發(fā)源于東漢,鼎盛于晚唐五代。浙江上虞和紹興一帶因延續(xù)時間較長和體系完備,被稱為“越窯”。劉家山窯品,以雙系盆口壺等為代表的青瓷器,釉色青綠偏紫,接近于越窯工藝。而以雙系罐為代表的窯品,它的胎質傾向于灰褐色,釉色青綠偏淺白,與江西豐城洪州窯窯品相同。因此專家認為,劉家山窯的發(fā)掘,加上此前我省成功發(fā)掘的豐城洪州窯、玉山瀆口窯等青瓷燒制窯址,可以證明江西的青瓷燒制自稱體系,江西也是中國青瓷生產發(fā)源地之一,劉家山窯為此再添新證。
出土窯品彰顯多重文化特征
余干(應邑)和修水(應邑)是西周時設的,是目前江西歷史最早的兩個縣邑。史書載:楚昭王12年,吳敗楚,奪番(鄱陽湖)。楚恐,去郢(楚國的都城)。番以東轉入吳國轄地。后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奪失地,吳夫差之子丟于艾邑(吳國西疆已包括了江西西北境)。勾踐敗吳,吳國轄地轉歸越國。
楚、吳、越興替,使歷史上的江西處于“吳頭楚尾”,劉家山窯址窯品體現(xiàn)出了這種文化多元交融的時代特征。如梅花形釉下褐色點彩,吸收了楚文化的特征,與長沙窯出土的青瓷品非常接近,而青綠色釉又是浙江紹興一帶越窯瓷品的典型特征。另外窯品在形制、釉色上與越窯有密切聯(lián)系,在胎上施褐彩的碗器類又與長沙窯工藝如出一轍。專家認為,劉家山出土窯品不僅為江西陶瓷發(fā)展史充實了一段重要的實物資料,它們呈現(xiàn)出的吳越荊楚文化相互結合交融的特征,充分反映出贛與浙、湘等省瓷業(yè)的淵源。
還有文獻記載,余干梅港在唐代就開采瓷土燒瓷,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唐代窯址。此次劉家山窯址的發(fā)掘,填補了余干境內無唐窯址的空白,為文獻記載提供了實物佐證。
目前,考古發(fā)掘整理工作還在進行當中。希望隨著挖掘工作的深入,劉家山青瓷窯里還有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