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到處都在介紹twitter及其各種玩法,發(fā)牢騷的工具,迷你blog,rss閱讀器等等。
twitter的API和IM聯(lián)合起來,似乎跟Yahoo Pipo一樣具有強大的功能,可以變成任何你想要的樣子。
我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注冊了這個東西,當初這個玩具還沒有流行起來,2月13號我嘗了嘗這只螃蟹,覺得挺好玩,可以從gtalk里面發(fā)東西進去,又可以訂閱,只是gtalk里面的那個twitter@twitter.com的聯(lián)系人經常不在線,又經常發(fā)送失敗,所以不算常用。
這幾天越來越多的人在blog里提到這個東西,證明它真的開始流行起來了。從默默無聞的一個國外網站,到在中國資深網民中迅速流行,只用了幾個月時間,你見過這么快的流行創(chuàng)造嗎?
分析twitter流行的原因應該從其本身開始。關于twitter的介紹很多,翻譯為叨叨、唧唧喳喳都可以,不翻譯更好。使用很簡單,登陸后就隨便寫點什么都可以,用IM或者手機發(fā)都行,雖然手機我沒試過。
twitter最大的好處在于,可以讓朋友們知道你在干什么卻又不覺得被打擾。豪豬理論解釋了這個問題,就是保持一個不遠不近的距離,大家能看到你但是你不知道他是否在看你,也就不會給他造成壓力。
其實,twitter對于我更多的是一個隨時記錄的工具。我經常有些需要臨時記錄的東西,以前的方法是桌面有一個txt文件,隨時打開隨時記,不想裝那些便簽軟件,也不想打開巨大無比的outlook,F(xiàn)在有這么個東西確實挺好的,打開gtalk發(fā)上去,回頭reader就給我收回來了,starred就忘不了了?雌饋肀容^麻煩,但是全自動,不覺得有多么困難,反而省了打開txt-輸入-保存-關閉的功夫。
有人我沒弄懂是怎么用的rss閱讀器,據說用到了Pipe那個復雜的東西……
還有人把twitter當作mini blog。
更有人把twitter和google map結合起來,顯示叨叨的人的位置,好像以前有人在拍攝照片領域這么用過。
twitter流行起來,是典型的病毒式營銷的案例。以前分析病毒營銷模式的時候是用的I’m的案例(今天看見一篇文章說國內msn用戶被微軟忽悠了,中國用戶添加I’m圖標沒用,似乎開始的時候就是這么說的吧,自己沒看到就說別人忽悠嗎?),沒想到這么快又出來了一個。通過口碑相傳和blog文章的放大,twitter迅速成為近期的明星站點。注意我用了個“近期”,誰知道這種流行能保持多長時間呢?也許twitter也是一個玩具,被網民玩夠了也就過去了,近期google earth有些降溫不是嗎?
從另一種角度講,twitter似乎也是長尾的典范。網上與人交流的工具很多,都會滿足某個方面的需求:IM軟件實時性最好,也最容易打擾別人;blog 不打擾別人,但是看不看得到或者看到是不是評論一下你就沒法控制了;郵件不一定有人回。twitter不指望別人回復,沒人看也無所謂,只是唧唧歪歪一下。在twitter出現(xiàn)之前,這是交流的一個需求盲點,沒有應用服務商看到這一點并開發(fā)相應產品。所以,twitter出現(xiàn)了并且流行了。
IM和web服務的結合將成為一種趨勢,google desktop也演繹了這種模式。如果能夠不打開瀏覽器,通過IM軟件來使用網絡服務,盡量少開應用程序,窗口切換更少,資源占用更少,怎么可能不流行呢?
各種widget的發(fā)展也會是一種趨勢。目前來說,widget還不夠傻瓜化,等到技術發(fā)展到可以傻瓜定制widget的時候,這種趨勢也將爆發(fā)出力量的。
個人認為,twitter與IM、widget的聯(lián)合也是促使其流行的一個原因。gtalk在國內似乎用的人并不多,我不是gfan,但是gtalk比 msn和QQ的反應都要快很多,保證了基本功能的IM軟件對我來說就夠了。QQ那么多娛樂功能我跟本用不到;MSN的服務器問題就不說了,慢死。用 gtalk往twitter上發(fā)送信息,一個很好的便簽本。而通過twitter的API,你可以把你說的話放在blog上、訂閱或者結合map等等,通過不斷組合創(chuàng)造更多的應用。
流行是優(yōu)勢,我慣性地想到這個東西怎么盈利……似乎被google這樣的怪物收購是個不錯的選擇。gtalk+twitter+gmail,成為一個個人事務中心,用其控制calender,再用reader和google alerts獲取信息,google可以把你上網的所有事情都包辦了……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