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我國宋代的著名女詞人李清照在她的《醉花蔭》中就寫到“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的詞句,那么經(jīng)過后人的考證呢,其實這個玉枕呢指的就是瓷枕。哎 說到這個瓷枕呢,因為現(xiàn)在傳世的不多,所以每次在拍賣會上,它總是顯得那樣的鳳毛麟角。那么北京的韓毅先生,他就收藏了一個瓷枕。但是對于它是真的是假的?是什么年代的?他自己呢拿不準那么今天我們的《專家鑒定室》呢就會幫他來長長眼。
老窯瓷器中的一些日用器,如:瓷枕、瓶、碗、罐等,是韓毅的重點收藏對象。所謂的老窯瓷器,是指明清以前一些窯口燒造的瓷器。韓毅是18歲時從老家當兵來到北京的,后來喜歡上了收藏。
[收藏愛好者:韓毅:我迷上收藏是在二十年前,喜歡收藏老窯瓷器,因為它它價值升遷比較大。這塊瓷枕是花4000塊錢在去年買的,具體情況不清楚,雖然感覺它挺新奇的,但具體情況還不清楚。]

韓毅說,他急于想讓找專家鑒定,就是因為看過這件東西的人說法不一,他也心存疑惑。
主持人:韓毅先生這個瓷枕啊。有不少人都看了,哎,有人說它是五代的,有人說它是宋代的,還有人說它是后仿的,那到底是哪個時代的,是真是假呢?今天我們的《專家鑒定室》呢,邀請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楊靜榮先生。楊先生你好!你好。
主持人:哎 現(xiàn)在這個瓷枕已經(jīng)在這兒,我就看這個個兒,好像是我們大人睡不太合適吧?
楊靜榮:沒有古代的瓷枕還有比這小的
主持人:你覺得它是大人用的嗎?
楊靜榮:應當就是。古代人睡覺好像比現(xiàn)在安穩(wěn)嘛。這枕頭都是越來越大的,早期的都比較小。這人正好,你量量你自個
主持人:卡在脖子上是吧。
楊靜榮:正好就那么高。
主持人:這個倒比較省料。哎,說到這個瓷器,你像我國是漢代呢開始有了瓷器,那么這個瓷枕是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呢?
楊靜榮:瓷枕咱們現(xiàn)在見到的最早的資料,是隋代的,隋代然后到唐代開始發(fā)展起來,到宋代達到一個高峰,然后到元代呢則達到了最鼎盛。任何事物到鼎盛了,它就該往下衰落了
主持人:對、對、對。因為我們現(xiàn)在幾乎看不到有誰會用這個瓷枕來睡覺,對不對呀?
楊靜榮:但是咱們這瓷枕能延續(xù)到五十年代甚至到六十年代,在偏遠山區(qū)還有人燒造。
主持人:那燒造干嗎呢?
楊靜榮:就睡覺用。那上面寫著有一句口號,鍛煉身體,保衛(wèi)祖國。
主持人:不過在這個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應該說,據(jù)了解,應該是宋代的時候,那個時候,人們把這個瓷枕作為一件禮物會互相地這個饋贈。對不對。那個時候應該是很豐富吧這種瓷枕的品種?
楊靜榮:對,到了宋代的時候,大概咱們現(xiàn)在統(tǒng)計下來,有幾十種。
主持人:就是那時侯有沒有類似這樣的呢?
楊靜榮:宋朝的時候有,也就是像那個銀錠。
主持人:前面你也說到,在宋代呢這種造型的肯定是有,但是要斷定它是什么年代的,應該從那幾個角度來考證它?
楊靜榮:定它的時代看大小,隋代的最小,唐代的稍大一點,再往前發(fā)展又大一點。宋代瓷枕比這稍大一點。這在南方比較流行,現(xiàn)在第一只能肯定就是不是北方的,北方呢好像這種銀錠形的造型比較少。如果是北方的,釉比這白,那這個是白中泛青,這件瓷枕呢有可能是景德鎮(zhèn)(燒)的。
主持人:好,通過我們前面的分析,那最后你看看是真是假,應該怎么來判斷?楊靜榮:一個是看它這個老化的程度,是人工做的舊,還是自然的老化的,你像它的釉面,這種光澤的失去吧,一般他們都拿酸咬,拿酸咬,或者打磨,有這么幾種方法。像這個吧我看了一下,它是自然的磨損,形成的這種光澤消失。
主持人:所以從這個釉面和它的圖案可以看出來?對對
主持人:還有別的地方可以看嗎?
楊靜榮:另外胎子這個做的還是簡陋,現(xiàn)在有時候他們仿制的,就是不到位的在哪,就是反而倒,弄得很平整。對,比原來古代的時候做得細了這個。然后再從它的圖案跟裝飾風格像這個枕頭上面這花紋吧,你要猛一看還有點接近唐代的風格,這就是民窯里邊咱們說的那種比較瀟灑的自由的創(chuàng)作那種風格。
主持人:反正你看不懂,就是一種瀟灑。
楊靜榮:對、對,確實它雖然很隨意,但是它有規(guī)律的。你看你怎么看它都是這個花紋,但是說它具體是什么花,這個咱們就有時候
主持人:每個人可以看出不同的東西來,是寫意的。
楊靜榮:他就是把生活里邊的這個自然形象呢,給它抽象出來了,像這種圖案裝飾風格,時代特別明顯。你像到了這個宋代呢,都是牡丹花比較多,另外上面也有這種白地褐彩的。
今天鑒定的瓷枕枕面長為16厘米,寬10厘米,高10.5厘米,釉色白中泛青,上面描繪有黑褐色的花紋。從器物表面看有磨痕,胎底比較粗糙,外觀像一個銀錠的形狀。
瓷枕在宋代相當普及,造型圖案非常豐富。由于人們睡覺時難免先看一眼枕頭,所以宋代的工匠們還會在枕面上寫上一些通俗的妙語格言,讓大家欣賞。此外,瓷枕曾是風靡一時的夏令寢具,古人使用后認為,它有有清涼沁膚、去暑怡神的功效,甚至當時有人用“名目益睛,至老可細讀書”的句子贊美瓷枕。據(jù)說最初瓷枕為民窯大量燒造,后來官窯也有燒造。
主持人:好那么前面我們經(jīng)過了這么多分析啊,從各個角度,那你最后有什么理由,來進行一個總結(jié),它到底是真是假,是什么年代的?
楊靜榮:這個主要看什么,看它這個釉面,你像我看了一下,它這個屬于自然的,釉面的這個光澤都慢慢失去了,所以從這幾方面,就是一個是胎釉,還有自然老化的程度,判斷這件東西是真品,斷時代,給它定在五代到北宋。
主持人:為什么?
楊靜榮:一個是看它那個,剛才講那大小,另外一個看它的裝飾風格,然后還有一個就是它的造型,你像這種銀錠形的,大部分都出在這個時代。
主持人:那目前這個瓷枕,它在民間的收藏的行情是一個什么情況?
楊靜榮:瓷枕原來前幾年不太值錢,你像一般的其它窯口,包括磁州窯的,好多原來帶詩詞的,那都幾百塊錢,唯一價錢比較高的是定窯的瓷枕,定窯的瓷枕好像賣過上百萬,因為定窯原來宋朝時候,給皇宮進過貢,燒過貢瓷。
主持人:那你覺得這個,這個的市場行情?
楊靜榮:這個按照現(xiàn)在市場的行情,這個瓷枕原來也就是大概十幾年前吧,就是幾百塊錢,但是現(xiàn)在它升值很快,目前的市場行情,這已經(jīng)不止這個價位了,這大概應當兩萬來塊錢。
主持人:好,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呢,就是一個五代到宋代的真品,一個這樣的瓷枕。說到這個宋代的瓷枕,這個乾隆皇帝還曾經(jīng)用這樣的詩句來贊美宋代的瓷枕,他說“火氣全銷盡,宵眠靜與皆”。就說呢瓷枕呢可以消去你的火氣,讓你踏踏實實睡個好覺。